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基于音高映射合成语音的汉语双字调声调训练

发布时间:2018-03-30 13:13

  本文选题:语音教学 切入点:语音习得 出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该文使用音高映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语音,合成出音段、音色保持不变,而只是声调变为标准语音声调的教学语音用于声调训练,减少了语音信号中声调信息之外的复杂变化带来的信息冗余与干扰。以汉语双字调的合成语音为实验材料,对日本被试进行了声调训练实验。训练结果表明:合成语音方法在声调的感知和产出的相对进步率,以及泛化产出的效果上都优于标准语音方法,远好于没有训练的对照组,大部分实验结果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实验结果佐证了语音学习时存在人脑的选择性注意机制,为将合成语音方法集成到计算机辅助汉语声调教学系统,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Abstract]:In this paper, using pitch mapping method, by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standard speech, the timbre is synthesized, and the tone color remains the same, but only the teaching voice which turns the tone into the standard tone is used for tone training. The information redundancy and interference caused by the complex change of tone information other than tone information in speech signal are reduced. A tone train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Japanese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tic speech method was superior to the standard phonetic method in the perception of tone, the relative improvement rate of output, and the effect of generalization, and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training. Most of the differences in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elec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of human brain exists in phonological learning.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synthetic speech method into the computer-assisted Chinese tone teaching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is provided.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75019) 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6PT05)
【分类号】:TN912.33;H11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蔡莲红,魏华武,,周俏峰;汉语文-语转换中的语言学处理[J];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01期

2 徐恩慧;张磊;;人声合成技术在音乐中的应用[J];音响技术;2009年02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士楠;林凡;张连毅;;基于大语音库的拼接合成语音特征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鲍怀翘;王安红;吕士楠;郑玉玲;;普通话合成语音评估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3 许洁萍;王安红;鲍怀翘;郑玉玲;陈明;吕士楠;;汉语合成语音评测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初敏;;韵律研究与合成语音的自然度[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初敏;吕士楠;;一种将PSOLA算法与语音正弦模型结合的合成方法[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黄玫;李双田;;一种改进的正弦分析/合成语音方法及在音频时域修正中的应用[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IDG电讯;XML:位于逐渐成形的Web服务中心[N];计算机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平牧;中文TTS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心yN;歌声合成技术与应用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2 徐世鹏;藏语统计参数语音合成的合成语音的音质评测[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策;汉藏双语合成语音音质评测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家丽;嵌入式汉语合成语音库的构建与搜索[D];山东大学;2008年

5 唐金峰;电话语音的频带扩展[D];苏州大学;2009年

6 李蕾;关于可编程流程的IVR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8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