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语言群体认同的变化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语言群体认同 切入点:民族认同 出处:《新疆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文章运用民族学、美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对锡伯族的语言群体认同变化轨迹进行梳理,并对237名察布查尔县锡伯族青少年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族认同、审美意识和社交网络是维持语言群体认同的重要力量。提高锡伯族的语言群体认同需要促进青少年的情感向行为转化,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语言认知能力和审美意识,并通过家庭传承深化民族语言自觉。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ethnology, aesthe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ing track of language group identity of Xibe nationality, and 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mong 237 Xibe teenagers in Chabuchar County. National identit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network are the important forces to maintain language group identity.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group identity of Xibe nation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dolescents' emotion to behavior,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to enhance language cognitive ability and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deepen the national language consciousness through family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督导室;
【基金】: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重点项目“族群认同视域下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语言群体认同研究”(XJEDU040715B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新疆少数民族的家庭语言规划研究”(教15YJA740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锡伯语(满语)基础语料库建设与研究”(15ZDB110)的资助
【分类号】:H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永忠;;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群体认同[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2 石晶;郝振;崔丽娟;;群体认同对极端群体行为的影响:中介及调节效应的检验[J];心理科学;2012年02期
3 陈盛;韦链;;网络集群事件的心理形成机制探析——以某民族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06期
4 曹慧萍;;浅析网络“卖萌”语言[J];语文知识;2013年04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同洁;薛孟杰;佐斌;;大学生网络群体认同与现实群体认同的关系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柴民权;管健;;新生代农民工群际接触策略的有效性:感知的群体受害者身份和群体认同的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诗凝;城市广场舞:从传播仪式到群体认同[D];南京大学;2016年
2 王珊珊;想象接触与群体认同对竞争受害性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艳萍;群体认同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4 范芳旭;趣缘群体中的群体认同[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一力;虚拟游戏社区帮派群体认同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6 曹志华;流动老年人社会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梁靖雯;区隔与渗透:Twitter中文平台上的信息传递与认同建构[D];南京大学;2011年
8 丁沁南;社会认同理论视角下的流动儿童歧视应对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曹妤;虚拟社区中群体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7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8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