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7:14
本文选题:四川 切入点:苍溪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据《四川方言调查报告》(杨时逢1984)和《四川方言音系》(四川大学四川方言音系编写组1960),苍溪方言皆是不分尖团、不分平翘、无入声,音系上几与成都无异。据本文调查发现,苍溪许多乡镇至今仍然声母分平翘、尖团,保留入声调。但就这三项特征而言,各个方言点有差异,如永宁镇和三川镇三者全无,鸳溪镇、云峰镇只保留入声调,歧坪镇、龙山镇只保留尖团和平翘的区分,唤马镇则三者皆有。在保留入声调的方言内部,入声字多寡也有差异,唤马镇保留入声字最多,云峰镇保留入声字最少,几乎快要消失,且大量阳平字混读入声调。在分尖团、平翘的唤马、龙山、歧坪三地,精见两组在细音前至今仍系统分别,极少混淆。唤马、龙山两地古见晓组在今细音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字不腭化。分平翘舌的点中,古精组和知照组(除少数有规律的字)很少混,分别俨然。其他的音韵特征还有:唤马的泥来母分混情况与四川其他地方不同,唤马泥来“洪混细分”,在洪音前读l-,在细音前读?-,同来自疑母(在今洪细前皆系统保存舌根鼻音)的?-合流。苍溪县方言部分点麻三非知系字及通摄三等入声字韵母读-iu。苍溪方言还有特殊的系统文白异读现象,如蟹止深臻曾梗摄(深臻曾梗入声)开口三四等端泥组字白读ei,文读i。“湖广话”中部分主元音读e的,苍溪话白读a,文读e。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四川及苍溪方言研究综述、苍溪的地理、行政区划、人口及发音人信息。第二章介绍苍溪县方言语音系统。本章主要介绍永宁镇、歧坪镇、云峰镇、唤马镇等方言点音系的基本面貌。对元音舌位、声调模式、特殊语音现象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三章详细讨论苍溪县方言的音系特点。本章比照中古音将苍溪各点的语音情况进行对比,并同“南路话”和“湖广话”进行比较。第四章是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从语音学角度分析苍溪县方言入声调的特性及成因,云峰镇入声的特点及同阳平的区别。认为苍溪县方言的长调入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苍溪县方言原来入声韵受“湖广话”冲击消失后,入声为保持音位独立,将长度作为音位补偿。云峰的入声降尾是入声音位独立性趋势同周围“湖广话”入归阳平强势规律相互竞争后妥协的结果。文章进一步认为云峰的高元音单韵母韵尾增音同这种长调有直接关系。(二)总结唤马话的名词二字组变调。唤马话的普通名词二字组变调同重叠二字组名词变调不同。普通名词二字组变调受调型和调序控制:升调在前不变调,在后变平调;降调在前变平调,在后不变调;平调不变调。但部分有例外。变调值一般以原调调头值为基础。重叠二字组后字皆可变阴平,但阴平、阳平、去声重叠,后字只能是阴平调。上声、入声重叠在小称、爱称时后字可以变阴平,否则服从普通名词二字组变调。(三)讨论苍溪方言的两类音变情况:叠置音变和连续音变。苍溪苍溪诸多韵正处于剧烈的音变状态,如iuy、eii、ae。本文旨在说明iuy处于一种连续式的音变状态,主要是苍溪方言自身变化的结果。后两种则是受邻近的权威方言及共同语影响叠置的结果。通过对叠置的讨论,懶清了苍溪方言的层次。认为川东北的苍溪方言中白读的a同川西川南的“南路话”是严格对应的,二者位于同一层次的不同时期,苍溪方言在“南路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发展出了自己的特点。(四)从苍溪方言特征看今天的四川话。苍溪方言境内各地分平翘、分尖团、有入声等特征与明代《蜀语》音系是一致的,二者位于同一个层次。但苍溪方言境内各地分平翘、分尖团、有入声等特征参差分布。受这些分布特点启发,文章考察了近几十年四川地区的平翘、尖团、入声的分布状态,发现这些特点在四川广泛分布,呈现出x状,且三项特征的分布范围基本重叠,而这些区域地理条件差、地形复杂,耕作条件差,移民难以深入。故文章认为这三项特征同《蜀语》一样,是四川古老特征的遗存。进一步认为,仁富小片方言的翘舌也是古老特征的遗存。(五)从苍溪方言的特征看“南路话”标准。苍溪方言的平翘、尖团、入声等特征明代(《蜀语》)就已存在,且这些特征至今分布仍相当广泛,多位于地理条件不便的山地地带,这些特征应是四川老方言的遗存。“南路话”既然是宋元四川方言的遗存,那苍溪的这些特至少也应该是宋元方言的遗存。今天的四川方言在“湖广话”大潮的冲击下,选择性地保存“南路话”特征。第五章为结语。
[Abstract]:鎹,
本文编号:1691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9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