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古代汉语特殊语序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4-01 09:15

  本文选题:古代汉语 切入点:特殊语序 出处:《学术探索》2015年03期


【摘要】:特殊语序是指在线性序列的句法层面上,主语与谓语、谓语与宾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是先秦时期常见的语法现象,研究者给予了高度关注,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丰硕。我们拟对古代汉语特殊语序研究做一概述,了解当前的研究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Abstract]:Special word order refers to the changes in the position of subject and predicate, predicate and object, attribute, adverbial and central language in the syntactic level of linear sequence, which is a common grammatical phenomenon in the pre-Qin period. We intend to make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pecial word order of ancient Chines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level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红生;;试论古汉语语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王兴业;古汉语定语后置探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郭攀;汉语特殊语序的古今名称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鹏录;;“状语后置”说质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胡衍铮;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6 于恒;《黄帝内经》主谓倒装句探讨[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路广;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8 王进;李红梅;;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种类及特征分析[J];华章;2012年3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庆倩;;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内部时间结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晓黎;;传承语素:汉语语素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张柏青;“二十四韵”语境别义──《二十四诗品》作者补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蒋美丰;;充分把握原文 有效落实译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6 严芳;;浅谈对外汉语中离合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7 薛凤生;;动补结构否定形式小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李锦;;《三国志平话》的程度副词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刘旭;;浅论“X门”的结构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苏久;石珍;;“xx门”引起的关于类词缀一点思考——关于汉语外源类词缀的一点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杜衡;李林霞;;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3 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严春美;郭熙铜;陈晓东;;基于电子病历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陆丙甫;;全球化和汉语的优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7 李艳娇;杨尔弘;;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的连词考察[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杜莹;;《红楼梦》诗词曲赋中的副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10 杝燕;;《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助词与连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友学;句首介词“在”的隐现及其对外汉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峥;《曾国藩全集·书信》谦敬婉词研究与《谦词敬词婉词词典》修订[D];湘潭大学;2010年

8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凤;;韩愈诗文宾语前置不合先秦语法的现象[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刘丹青;汉语中的框式介词[J];当代语言学;2002年04期

3 赵平安;两周金文中的后置定语[J];古汉语研究;1990年02期

4 苏宝荣;古汉语特殊词序与原始思维心态[J];古汉语研究;1990年03期

5 王大年;《尚书》中的宾语前置句式[J];古汉语研究;1994年01期

6 郭锡良;远古汉语的句法结构[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7 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1998年01期

8 王卉;;略论“状语后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肖列华;论古代汉语中的状语后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陈灿林;;漫谈古汉语宾语前置[J];成才之路;2007年2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衍铮;浅谈古代汉语中单音词的演进[J];新余高专学报;2000年04期

2 汤可敬;创新·科学·实用·有趣——写在《新编古代汉语》增订本出版之际[J];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冷新安,金海峰;白璧微瑕——谈电大《简明古代汉语》教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高慎贵;古代汉语“所以”辨析[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5 黎千驹;设疑·讨论·点拨·实践"古代汉语四步教学法——论古代汉语教学方法的改革[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郭珑;专升本古代汉语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巫称喜;一部科学实用的好教材——读王彦坤等著《古代汉语教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张秀成;古代汉语价值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胡衍铮;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语序[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8期

10 曹小云;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志云;;高师“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刍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晓燕;;独立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秦德祥;;“吟”、“诵”与“吟诵”解读[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赵志研;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苏培成;汉字进入了简化字时代(五)[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浙江大学;2007年

2 曹凤霞;古代汉语标记被动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爽;高师古代汉语通论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春燕;高师古代汉语古文今译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珍;对泰大学生古代汉语情境教学模式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5 袁冠春;高师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婷婷;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姚瑶;留学生高级汉语教材中古代汉语选文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岳萌;古代汉语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石辰芳;古代汉语助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慧艳;古代汉语髟氷词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9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