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聚类分析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4-05 10:10

  本文选题:汉语方言研究 切入点:聚类分析 出处:《语文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文章以20个汉语方言点古宕摄合口三等非组字今读的韵母材料为样品,通过若干实验讨论了聚类分析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运用问题,指出:聚类分析只是一种倚重数量关系的分析,采用的方法不同,结果也往往有差异。聚类分析虽然可以给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分类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但倘若奉之为圭臬则未免失于偏颇。恰当的分类常常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在定性和定量之间取得平衡。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20 Chinese dialects as sampl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through a number of experiments.It is pointed out that cluster analysis is onl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results are often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methods.Cluster analysis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but it would be biased if it is regarded as the standard.Proper classification often requires a balance betwee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sidera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区域类型视角下的汉语方言计量性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740002)成果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锦全;;汉语方言沟通度的计算[J];中国语文;1994年01期

2 陆致极;;汉语方言间亲疏关系的计量描写[J];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海棠;;“妻子”称谓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詹伊梨;王丽;;景德镇方言的语音分析及其与南昌方言声韵调的对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3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李婷;;旬阳城关方言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申东月;;语言接触对语言结构的影响——以汉韩语言接触为例[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6 张世方;;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范凤菁;;河南濮阳尖团音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8 原佩;;温县方言的声调格局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兰玉英;;成都客家方言词汇与文化简论[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袁苹;论四川郫县方音中的存古倾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征;;唐山玉田方言音系[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郭威彤;梁青青;裴东;李锦珑;杨鸿武;;普通话到西安话的韵律转换[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张成材;;论汉语方言儿尾的表现形式和表意功能[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4 黄小明;熊子瑜;;基于古音系统的汉语方言语音合成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5 杨薇薇;;四川南充集凤方言音系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6 ;海峡两岸客家方言比较研究[A];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研究[C];2013年

7 王晓梅;邹嘉彦;;马来西亚柔佛州客家人的语言转用[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春;甘肃临夏方言回腔语音格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希哲;从语言迁移角度看沈阳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高丽;《说文解字》彽部字有关字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丹;桂南平话古入声字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安亚彬;庆阳市西峰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平飞;蒙城方言动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家,

本文编号:1714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14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