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视汽车广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7 17:03

  本文选题:多模态隐喻 + 汽车广告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最初人们对于隐喻的研究是局限于文学领域,传统的隐喻研究是将其看作一种修辞手段。近年来,心理学和认知学研究将隐喻看成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语篇在人类的交际生活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模式,对语篇的研究多模态范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视角或路径。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话题,隐喻研究的发展与延伸,即多模态隐喻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代认知语言学以及隐喻研究的热点。广告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一种标志,也是世界传播文化的最具代表的媒体之一,而且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汽车成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各商家也通过电视广告来展现汽车的品质和质量,激起观众的购买欲。现在,虽然有很多关于广告的研究,但是从认知科学或认知语言学,多模态隐喻方面对汽车广告进行研究却不多。该研究共包含三个研究问题,(1)这些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可以分为几类?它们的特征都是什么?(2)广告中的音乐对于构建多模态隐喻有什么作用?(3)中美汽车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有哪些异同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汽车中的多模态隐喻种类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用多模态隐喻对所宣传汽车的新性能,突出强调该新型能,二是突出强调该种汽车所带来的新的改变和氛围,三是强调该种车的品牌。2.音乐在组成多模态隐喻时的作用分为三种,直接激活源域,间接通过转喻激活源域,间接激活目标域进行概念合成。3.中美汽车广告目标域的展现大致相同,而中国汽车广告多采用视觉,其次是语言和非语言音乐展示多模态隐喻的源域,而美国汽车广告则显示出对语言和视觉的同样喜好进行展示多模态隐喻的源域。本研究通过对汽车电视广告的分析指出,多模态隐喻对于构建现代广告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告应当合理采用多模态隐喻来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观看广告同时,应当分析其中的多模态隐喻来分析该款汽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广告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多模态隐喻的使用,多模态隐喻对现代电视广告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给予足够重视。
[Abstract]:At first, the study of metaphor was confined to litera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metaphor regarded it as a rhetorical device.In recent years,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tudies have regarded metaphor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 style.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course presents a variety of patterns in human communicative life, and the study of multi-modal paradigm of discours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erspective or path.As a major topic in linguistic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metaphor research, namely, multi-modal metaphor has emerged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metaphor research.Advertising is a symbol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also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media in the world to spread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incalculable.Automobil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modern families. TV advertisements are also used to show the quality and quality of cars, thus arousing the audience's desire to buy.Nowaday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advertising,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automobile advertising from cognitive science or cognitive linguistics, multi-modal metaphor.This study contains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how many types of metaphors can be classified in these advertisements?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music in advertising to construct multi-modal metaphors?)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automobile advertising?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1: 1.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automobiles. One is to use multi-modal metaphors to promote the new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and the other is to highlight the new energy, and the new changes and atmosphere brought about by the vehicle.The third is to emphasize the brand of this kind of car.The role of music in the forma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direct activation of source domain, indirect activation of source domain through metonymy, and indirect activation of target domain for conceptual synthesis.In China and America, the target domain of automobile advertisement is about the same, while Chinese automobile advertisement mostly adopts vision, followed by language and non-language music to display the source domain of multi-modal metaphor.American automobile advertising shows the same preference for language and vision to display multimodal metaphors.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multi-modal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dvertising, and multi-modal metaphors should be used reasonably to enhance the expression and appeal of advertisements.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modal metaphors should be analyzed to see if the car meets its needs.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use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Chinese advertising,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should be given sufficient attention.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美娴;;人-机-人交流中符号模态选择及其意义整合——以多模态语篇博客网页分析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帮印;;话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02期

3 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4 曾方本;;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兼论从语言语篇分析到多模态语篇分析转向时期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5 张时倩;;中外两则企业图标的多模态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李毅;石磊;;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应用隐喻研究的新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3期

7 谢竞贤;董剑桥;;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6期

8 胡壮麟;;多模态小品的问世与发展[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4期

9 丁薇;;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与大学生的多元表达能力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东;谷珍;杨燕平;白鹤;;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2 张霄军;;多模态语料库:抢救濒危语言的有效途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凡;王宏;;多模态情感数据标注方法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赵贤;;多模态基底系统性质研究[A];2010年全国应用逻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友安;胡云安;周绍磊;;Hammerstein系统的多模态模型及其两步辨识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钟若飞;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SZ-4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处理与应用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康志峰;;口译中多模态的AA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俊辉;李文政;李学军;;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医疗设计与肿瘤精确治疗[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孟祥亮;史元春;杨欣;;基于分层原语的多模态输入统一访问接口[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在SZ-4飞船模拟验证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罗绵卫 王建成;中国航天科工高分专项实现零突破[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静;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事件监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侯涛;多信息融合滤波的多模态智能控制在高速列车速度控制中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3 聂为之;多模态媒体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刘鹏;慢性伤口光学仿体的多尺度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宝磊;多元优化过程记忆算法及动静条件下多模态寻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逯波;多模态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谭帅;多模态过程统计建模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王洋;多模态图像检索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邵荣;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玉竹;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4 周德英;基于多模态互动意义的公益广告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蒋迪;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宋康利;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君艳;中国文化网主页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凌霄;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平面商业广告英汉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杨晓倩;多模态语篇分析[D];宁夏大学;2015年

10 葛欣;中职英语物流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4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64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