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指称行为中的涉手模式分析
本文选题:涉手模式 + 物体指称行为 ; 参考:《当代语言学》2015年03期
【摘要】:交际和表征有多种模式,指称行为也不例外。已有的指称研究主要聚焦于语言模式,大都没有考虑实施指称行为需借助的其他模式。本文以汉语交际中的物体指称行为为切入点,首先构建了一个涉手模式分析框架,然后结合自建小型多模态语料库中的实例,系统描述了不同涉手模式的形式与功能。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涉手模式的特征以及指称行为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为后续开展指称语与涉手模式的互动分析打下了基础。
[Abstract]:There are many modes of communic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and referential behavior is no exception.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focus on linguistic patterns, and most of them do not consider the other models needed to implement referential behavior.Based on the object referential behavior in Chines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hand involved patterns,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different hand-related patterns with examples in a small multi-modal corpus built by ourselves.This study will help u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olved mode and the nature of the referential behavior, and at the same time,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ferential and the involved mode.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博森;;文盲和非文盲话语中的人物指称策略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小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物体指称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亚东;;批评语用学视角下谈中美发言人第一人称指示语的使用[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年10期
2 管业鹏;;基于多模态视觉特征的自然人机交互[J];电子学报;2013年11期
3 李强;徐敏;;从功能视角看离合词的分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管业鹏;;复杂人机交互场景下的指势用户对象识别[J];电子学报;2014年11期
5 王欣欣;朱颖;;英汉语篇句式对比分析的动态翻译伦理观探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21期
6 曾小荣;马博森;;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及展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7 鞠志勤;张树堂;;领主属宾句的信息结构及话题推进方式[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8 黄立鹤;;言语行为研究的另一个界面:现场即席话语视角[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焦点问题的初步研究[J];语文研究;2014年04期
10 朴珍玉;;现代汉语施事宾语句与基本句的偏离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旭辉;汉语存现句的句法—语用界面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蒋协众;湘方言重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郑继正;句法与信息结构界面的优选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曾小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物体指称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高亚楠;汉语动态量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何玲;英汉动结构式增效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袁卫华;《五灯会元》疑问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金贤姬;汉韩语言认知视点的对比研究[D];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艳新;现代汉语无标志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阿尔森(SKVORTSOV ARSENY);上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篇章主述位推进模式对比[D];吉林大学;2014年
3 袁飞;特征组装视角的L2英语主题化与焦点前置[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王澍之;福柯《知识考古学》汉译本比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邓丽;行政公文的话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余子泓;新华社时事新闻的语言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7 罗琪;面子理论关照下的总统竞选体态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8 曾沙欧;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9 孟祥凤;主位和述位以及主题和述题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4年
10 田虎;中亚留学生汉语话题句习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曰国;使用者话语的语言学地位综述[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2 陈辉,陈国华;人称指示视点的选择及其语用原则[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3 许余龙;汉语主从句间的回指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年02期
4 方经民;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指称及其语境制约——兼与日语第三人称代词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4年03期
5 许余龙;;向心理论的参数化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6 马博森;;文盲和非文盲话语中的人物指称策略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9年01期
7 刘东虹;;抽象实体回指中所指歧义的处理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4期
8 Carey Jewitt;曾小荣;马博森;;《路特里奇多模态分析手册》介绍[J];当代语言学;2012年04期
9 曹秀玲;汉语“这/那”不对称性的语篇考察[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10 曾小荣;;汉语自然会话与剧作会话中第三人称零形回指现象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小春;林俐;雷卿;;夸张话语的生成机理[J];现代交际;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富;;当代中国基层:一种话语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1766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6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