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禁烟”广告多模态隐喻的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禁烟广告 + 多模态隐喻 ; 参考:《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在此背景下,人们的交流也日趋多样化,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交流,更多通过文字和图像等符号共同作用进行信息传递。人类的思维习惯和鉴赏能力在新的视觉文化冲击下正在发生变化,多模态语篇逐渐地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纯文字文本的研究发展为以文字、图像、颜色、声音等符号相结合的多模态语篇研究,这就突破了单模态研究的局限。隐喻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手段,自从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提出了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并且认为隐喻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的研究也从单模态的文字或图像的研究转化到多模态的以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的研究。多模态隐喻研究主要涉及广告、漫画、电影和语言教学等领域,主要通过分析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表现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本文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以汉英“禁烟”多模态隐喻的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隐喻的映射方式和多模态隐喻的类型两个方面对比分析,得出异同;并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其异同的理据,主要从思维方式、生理基础和体验哲学三个方面来解释“禁烟”广告多模态隐喻相同的原因以及从地域文化、社会制度和思想的开放程度方面来解释“禁烟”广告多模态隐喻差异的原因。这不仅为禁烟广告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而且可以激发广告设计者的灵感,促使他们设计出更多的优质广告,告诫烟民们吸烟的危害,激励烟民们采取行动,早日戒烟。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China has entered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ge.In this context, people's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e, not only the communication of language symbols, but also 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words and images.Human thinking habits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are changing under the impact of new visual culture, and multimodal discourse gradually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The research object of linguistics has changed from the study of pure text to the study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which combines characters, images, colors, sounds and so 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single-mode research.Metaphor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a literary rhetorical device. Since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proposed tha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lso a way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And it is believed that metaphor exists universally in our daily life.The study of metaphor is also transformed from the study of single-mode text or image to the study of multi-modal symbols such as text, image, sound and so on.The study of multi-modal metaphor mainly involves the fields of advertisement, cartoon, film and language teaching. It mainly expresses the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multi-modal metaphor by analyzing the common effects of characters, images, sounds and other symbols.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 metaphor,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pping mode of multi-modal metaphor and the type of multi-modal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ing of "No smoking metaphor", and conclud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tivations of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inking mode, physiological basis and experiential philosophy,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same multi-modal metaphor in "No smoking" advertising,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culture.The openness of social system and thought explains the differences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non-smoking advertising.This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analysis of anti-smoking advertisements, but also inspires advertisers to design more high-quality advertisements, warning smokers of the dangers of smoking and motivating smokers to take action.Give up smoking soon.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5;H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美娴;;人-机-人交流中符号模态选择及其意义整合——以多模态语篇博客网页分析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帮印;;话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9年02期
3 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4 曾方本;;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兼论从语言语篇分析到多模态语篇分析转向时期的若干问题[J];外语教学;2009年06期
5 张时倩;;中外两则企业图标的多模态对比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李毅;石磊;;教学中的多模态隐喻——应用隐喻研究的新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3期
7 谢竞贤;董剑桥;;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6期
8 胡壮麟;;多模态小品的问世与发展[J];外语电化教学;2010年04期
9 丁薇;;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与大学生的多元表达能力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潘艳艳;;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及身份构建[J];外语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东;谷珍;杨燕平;白鹤;;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效果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四辑)[C];2014年
2 张霄军;;多模态语料库:抢救濒危语言的有效途径[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夏凡;王宏;;多模态情感数据标注方法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4 赵贤;;多模态基底系统性质研究[A];2010年全国应用逻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张友安;胡云安;周绍磊;;Hammerstein系统的多模态模型及其两步辨识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钟若飞;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SZ-4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处理与应用评价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康志峰;;口译中多模态的AA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俊辉;李文政;李学军;;基于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医疗设计与肿瘤精确治疗[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孟祥亮;史元春;杨欣;;基于分层原语的多模态输入统一访问接口[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华东;王为民;朱博勤;;多模态传感器辐射模态数据在SZ-4飞船模拟验证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罗绵卫 王建成;中国航天科工高分专项实现零突破[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静;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事件监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聂为之;多模态媒体数据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刘鹏;慢性伤口光学仿体的多尺度多模态医学影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柴瑞峰;小儿神经重症患者术后多模态监测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5 张征;英语课堂多模态读写能力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宝磊;多元优化过程记忆算法及动静条件下多模态寻优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逯波;多模态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谭帅;多模态过程统计建模及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侯涛;多信息融合滤波的多模态智能控制在高速列车速度控制中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对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邵荣;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玉竹;中美报刊政治漫画的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D];西南大学;2015年
4 周德英;基于多模态互动意义的公益广告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蒋迪;计划生育宣传画的多模态语篇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宋康利;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君艳;中国文化网主页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凌霄;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平面商业广告英汉翻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杨晓倩;多模态语篇分析[D];宁夏大学;2015年
10 葛欣;中职英语物流词汇多模态教学模式探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7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77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