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三音节新词语的结构及造词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4 19:14

  本文选题:三音节 + 造词法 ; 参考:《语文建设》2017年14期


【摘要】:正词是语言中最敏感、最活跃的要素。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汉语词汇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现代汉语中,词以双音节为主,但近几年出现的汉语新词,三音节词的数量明显增多,刘楚群统计了2006—2010年五年间新词语的音节分布,三音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年高达53.9%。[1]我们对2011—2014年四年间产生的新词进行统计后
[Abstract]:Positive words are the most sensitive and active elements of langu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y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life, a large number of new words appear in Chinese vocabulary. In modern Chinese, words are mainly two-syllable,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three-syllable words in Chinese new words has increased obviously. Liu Chu-qun has counted the syllable distribution of neologisms in the five years from 2006 to 2010, and the three-syllable has shown a trend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Of these, 53.9 were recorded in 2010. [1] after we counted the number of new words produced in the four years 2011-2014,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基金】: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结构、语义及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sj2016001)研究成果
【分类号】:H1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楚群;;近年新词语的三音节倾向及其理据分析[J];汉语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向华;;三音节新词语的结构及造词法分析[J];语文建设;2017年14期

2 刘楚群;陈波;;新兴亲属义类词缀探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3 夏耕;李向农;;当代汉语词族研究及其认知趋向评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4 曾润喜;魏冯;;强势模因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演变及流行理据——基于“你懂的”八年进化轨迹的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年02期

5 孟凯;;三音词语的韵律-结构-语义界面调适——兼论汉语词法的界面关系[J];中国语文;2016年03期

6 王颖;李登超;;浅析新兴网络三字格中的语音造词现象——兼论“1+1+1”缩略式新兴网络三字格词语[J];文教资料;2015年34期

7 刘志伟;;三音节词聚合类及其色彩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5年26期

8 姚文彪;;词语模视角下的“X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3期

9 郑珊;;2013年度媒体新词语特点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0 马丽;;近十年汉语新生称谓词的结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邱雪玫;李葆嘉;;论当代汉语新词的词音结构多音节化[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1期

2 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外语学刊;2008年01期

3 韩晨宇;;汉语三音节新词语与类词缀的发展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眸子;语言生活与精神文明[J];语文建设;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中华;姜敬槐;;现阶段三音节新词语大量产生原因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李如龙;;长汀妐两音节、三音节的,

本文编号:1844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44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