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
本文选题:二语产出 + 控制 ; 参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近30年来,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神经语言学的发展使第二语言产出的心理语言学机制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对比母语产出的基础上,介绍了de Bot和Kormos等人的二语产出模型、二语产出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控制以及二语产出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差异等成果。由于许多研究还没有定论,有些甚至还相互不一致,因此它们还不能融入到一个完整而细致的二语产出模型内。虽然如此,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描述二语产出的心理过程,为我们利用产出过程来促进二语学习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Abstract]:In recent 3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new methods and neurolinguistic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psycholinguistic mechanism of second languag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native language outpu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econd language output model of de Bot and Kormo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second language outp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output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etc. Since many studies have not been concluded, some of them are not even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so they can not be integrated into a complete and detailed second language output model.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make us more and more clearly describe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L2 production,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us to use the output process to promote L2 learning.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输出与英语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10BYY034) 江西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语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11WX30)
【分类号】:H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缪海燕;刘春燕;;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非流利填充策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温植胜;;外语学能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效应[J];现代外语;2007年01期
3 杨雯琴;李荣宝;;“竞争选择”还是“反应排除”?——国外言语产出词汇选择机制的争鸣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保昌;;语言学能研究与外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5期
2 唐芳洲;;从工作记忆角度看英语听力理解[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0期
3 欧阳建平;张四莲;;英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基础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尚建国;;语言学能对外语阅读能力的影响[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尚建国;;语言学能对二语写作水平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孙晓红;;工作记忆对二语词汇学习的启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殷培贤;;语言学能对蒙英双语学生语法习得的影响[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01期
8 罗姝旖;杨帆;王宝萍;徐书雯;;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J];广东医学;2014年08期
9 伍秋萍;郑佩芸;邢滨钰;康洁;郭t;;语音记忆和视觉记忆在儿童汉语识字能力中同样重要吗?一个元分析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4期
10 邹丽娟;丁国盛;;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词汇通达机制的理论观点及分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戴运财;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飞;语言学能在中国儿童英语疑问句习得中对互动反馈效果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骆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研究及干预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晓媛;二语语篇理解中关键图示对工作记忆负荷的削减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杨雯琴;双语产出中的语言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琳;汉英语码转换的句法变异及认知加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方秀才;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非限定小句”词汇语法特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张伟;融合脑血氧饱和度及面部表情的多诱因非合适驾驶状态识别[D];中南大学;2013年
9 李双燕;多模态神经信号协同编码工作记忆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勤;工作记忆广度与二语阅读之间的关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常晓晓;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学能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立忠;语言学能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广州大学;2011年
4 王凤华;衔接连贯知识在故事复述中的作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章忆晶;工作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闫枫;从工作记忆的角度谈同声传译训练[D];吉林大学;2012年
7 喻景予;关于工作记忆对交替传译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孔凡荣;基于MLAT框架的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学能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王芳;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与外语学能的相关实证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武玉冰;大学英语阅读计算机辅助平台建设[D];燕山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莹;樊宇;;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口语叙述中停顿现象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杨军;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3 陈立平 ,李经伟 ,赵蔚彬;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正性别差异研究[J];现代外语;2005年03期
4 温植胜;对外语学能研究的重新思考[J];现代外语;2005年04期
5 凌莉;陈桦;;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话中自我修复的韵律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6 权立宏;;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修补中的重复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12年03期
7 马冬梅;;口语非流利产出分类体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855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5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