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孔子学院的创新扩散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0 11:58

  本文选题:孔子学院 + 创新扩散理论 ; 参考:《中国软科学》2015年01期


【摘要】:作为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现"中国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十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发展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汉语国际推广体系,积累了大量创新经验。孔子学院成长如此迅速,除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持续增大、国家提升"软实力"等因素驱动外,还与孔子学院创新决策的不断产生、扩散与巩固密切相关。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以孔子学院的创新扩散经验为研究对象,尝试界定与分析孔子学院创新的属性、构成和层次,及形成创新决策、实现创新扩散可能需要的条件,从学理角度分析孔子学院的创新扩散机制,并给出相关建议与对策,希望可以为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realizing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displaying "Chinese image" and promoting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gone through ten years and achieved achievements that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and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set. Multi-level international Chinese promotion system, accumulated a lot of innovative experience. Confucius Institute grows so rapidly, beside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s increasing demand for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national promotion of "soft power" and other factors, i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tinuous emergence, diffus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nnovation decis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taking the innovation diffusion experienc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tries to define and analyze the attributes, composition and levels of innovation in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may be needed to realize innovation diffusion by forming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echanism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孔子学院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价值研究”(13YJAZH066) 2012年度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和国际合作的文化资源应用转化与传播模块研究”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宁继鸣;孔梓;;社会资源的聚集与扩散——关于孔子学院社会功能的分析[J];理论学刊;2012年12期

2 黄玮强;姚爽;庄新田;;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创新扩散多智能体仿真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2期

3 董伶俐;晁钢令;;触觉对高技术产品创新扩散影响研究:兼论决策环境的调节作用[J];经济管理;2012年06期

4 王朝云;;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的动态适应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1期

5 陈国宏;王丽丽;蔡猷花;;基于Bass修正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6 常悦;鞠晓峰;;创新供给者、中介与潜在采纳者之间的博弈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旷浩源;应若平;;社会网络中的技术支持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孙强;张三元;张俊国;杨春刚;严永峰;;中国绿色食品的特色及其开发战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4 张莹;万岩;;影响消费者使用手机电视的因素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吴先浪;国际化城市建设与青少年素质现代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周宾;;影响无线互联网使用因素的实证分析[J];今传媒;2011年07期

7 翟杰全;;技术传播:概念、渠道和企业实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高俊宽;;国内网络中文读书频道解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9 赵昶;;产业销售起飞研究——以绿色农业产业为例[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10 马凌;丁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手机杂志发展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丽献;李兆友;;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的基本内涵及行为表现[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王虎;;标准、赛事、整合——2006中国手机电视发展关键词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 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国辉;李耿贤;王宛如;;由知识管理概念推动产业创新与示范性——以台湾为例[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闫宏秀;;技术物传播:价值选择的视角[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亮;;模仿——西部欠发达地区媒介发展的有效战略[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王志强;潘晓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新扩散分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旭;曹阳;;大众媒介与农民的政治信任——基于苏中某村的个案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9 程文;张建华;;解析后危机时代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季丹;;网络意见领袖对危机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1[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温震;高新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卫东;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赵立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丽;“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恭美;影响用户接受短信广告的因素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尹瑞平;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题公园广告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黎莉;信息屏障与农村社会稳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荣斌;我国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投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玉洁;我国建筑节能服务扩散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姜丽艳;民间创新成果推广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邓冬娜;新浪微博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高佳;从全球网络互动电视发展看中国“三网融合”下网络互动电视前景[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芳;;企业间创新采用的多阶段序贯博弈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7期

2 宁继鸣;王海兰;;汉语国际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J];东岳论丛;2009年05期

3 张凤杰;陈继祥;张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扩散转让费博弈[J];工业工程;2008年03期

4 张海;陈国宏;李美娟;;技术创新扩散的博弈[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8期

5 万谦;董景荣;万涛;;创新特征对技术扩散的影响[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1期

6 王帮俊;吉峰;周敏;;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学习机制——一个动态博弈分析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2期

7 杨国忠;许超;刘聪敏;柴茂;;有限理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扩散的演化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8 徐玖平,廖志高;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J];管理学报;2004年03期

9 邓伟志,秦琴;关于社会资源网络配置的新认识[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10 赵维双;刘涛;;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Bass扩散模型修正研究[J];经济问题;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宇科;竞争条件下的技术扩散模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文震;技术创新扩散中企业采用行为的博弈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比利时成立第三所孔子学院[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12期

2 陈仁霞;;关于在德国建设孔子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6期

3 聂映玉;;孔子学院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3期

4 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2008年07期

5 王坤;李亚楠;;办好孔子学院,打造国家名片[J];才智;2008年17期

6 ;第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丁斌;;孔子学院落户秘鲁[J];走向世界;2009年01期

8 何懿;赵双印;杜莹;;通过尼泊尔孔子学院创办及发展探究中国孔子学院发展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9 郭宇路;;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J];学术论坛;2009年06期

10 吴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孔子学院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莉;周倩;;孔子学院在非洲——和谐文化的外交之旅[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姜江;;我国在境外创办的孔子学院及其基本概况[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苏冠蓉;黄海涛;;孔子学院走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分析[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旋;王洪斌;;浅析孔子学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刘宏;;孔子学院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成就与挑战[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6 吴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以孔子学院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7 张启菊;;孔子学院与国外大学中文系有何不同[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8 刘晓欣;;为什么要成立“孔子学院”及其名称由来[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9 汤丹;;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A];汉语国际推广专题研究论文集[C];2012年

10 马渊亮;;日本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伟;我省首所海外孔子学院将在美国兴建[N];河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凝;孔子学院总部在京揭牌[N];科技日报;2007年

3 袁新文;孔子学院总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陈欣然;师大泰国孔子学院揭牌[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黄培昭;北非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埃及揭牌[N];人民日报;2007年

6 杨明方邋廖春燕;共同办好孔子学院 搭建增进友谊和了解的桥梁[N];人民日报;2007年

7 任建民;孔子学院推动中泰文化交流[N];人民日报;2008年

8 黄培昭;埃及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开班[N];人民日报;2008年

9 张伟雄;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召开创办一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翟帆;非洲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宁继鸣;汉语国际推广:关于孔子学院的经济学分析与建议[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霞;全球化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拉;中国在非洲软实力倡议的教育战略:孔子学院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3 管静;基于发展视角的孔子学院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马旭;《人民日报》对孔子学院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林雪;孔子学院的海外镜像[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晓辉;韩国孔子学院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构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鹏程;孔子学院和国际语言推广机构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刘志刚;韩国孔子学院项目开发及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矫雅楠;传播学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教师培养[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瑶;论孔子学院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6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6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