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单位新理论及其语言表现形式——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角
本文选题:格式塔 + 翻译单位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和闭合原理,提出把整体概念作为翻译单位的新思想。用该理论来界定翻译单位具有合理性。结合翻译实践,可得出可行的界定原则。基于整体概念相对性特征,翻译单位是一个动态的语言概念;由于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语篇等语言单位都可以表达整体概念,故它们都可以成为翻译单位的语言表现形式;在翻译实践中,动态选用具体语言形式作为翻译单位,将有效地避免翻译单位界定不清的问题。
[Abstract]:Based on Gestalt theory of Gestalt and closure, a new idea of taking the whole concept as a translation unit is proposed. The theory is used to defin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anslation uni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a feasible definition principle can be obtained. Based on the rel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concept, the translation single position is a dynamic language concept; Sentence, sentence, sentence group, paragraph, text and other language units can all express the concept of the whole, so they can all become the language forms of the translation unit.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the dynamic selection of specific language forms as a translation unit will effectively avoid the unclear definition of the translation uni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文学翻译研究”(04C403)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筱一;邹东来;;意义单位与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008年02期
2 司显柱;对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研究的述评[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3 吕俊;;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1992年Z1期
4 汤jun;再探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5 李康熙;;翻译单位研究综述与反思[J];学术探索;2012年06期
6 葛校琴;;句群——翻译的一个单位[J];中国翻译;1993年01期
7 奚兆炎;在高于句子的层次上翻译[J];中国翻译;1996年02期
8 姜秋霞,张柏然;整体概念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6年06期
9 王云桥;谈段落作为语篇翻译的操作单位[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远志,秦峰;文本叙事断点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谭姗燕;;主位推进模式与作为听力材料的人物介绍语篇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唐勤泉;;论翻译的基本单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6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袁周敏,金梅;英语称赞语的表达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肖;;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李红时;;语篇分析的表达能力探索与实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葛卫红;;汉英照应成分比较及对语篇翻译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赵宏伟;;英语语调在语篇中的连贯构建功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5 薛雯;;浅谈主谓语一致关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6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华;;从主位结构角度对比分析英语语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汤春艳;篇章类型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静;语篇动态性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宫国华;国际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龙晓花;英汉指称照应对比研究及其翻译策略[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娜;政治演讲中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范姝;从主述位理论看汉语政治报告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文华;从标记主位视角看小说《鸡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井伦;浅谈篇章结构翻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陈洁 ,陈倩;俄汉句群翻译初探[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司显柱;翻译单位的“句本位”论质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倪家耀;通感、直感与“二字格”[J];科技英语学习;2000年08期
5 彭长江;也谈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000年01期
6 司显柱;对近二十年中国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研究的述评[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7 苏琦;;篇章的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年02期
8 方梦之;;关联·向心·匹配·调整——谈以语段为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1991年03期
9 吕俊;;谈语段作为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1992年Z1期
10 石淑芳;Translation on Discoures Level[J];上海科技翻译;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滟珊;翻译单位及其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郑冰寒;谭慧敏;;英译汉过程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3 杨朝军;;翻译单位——动态的语篇单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胡永近;;从层次思想看翻译单位的确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毛志文;;从俄语界翻译单位的研究分类看秋列涅夫对翻译单位研究的贡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6 罗国林;;翻译单位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J];南外学报;1985年04期
7 樊永前;赵悦;;翻译单位的动态性研究[J];职业时空;2013年11期
8 彭长江;也谈翻译单位[J];外语研究;2000年01期
9 司显柱;翻译单位多元互补性理论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10 汤jun;再探翻译单位[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乔;科技英语文本的翻译单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张海华;论以语篇作为翻译单位[D];延边大学;2000年
3 刘艳;翻译单位论[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崔艳秋;段落作为翻译单位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陈学谦;翻译单位与其译语等值物之间的对应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谭欣欣;基于有声思维法的翻译单位选择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王乐;论语篇为翻译单位的可行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高丽;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和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9 朱卉;翻译单位理论指导下学术文本的汉译[D];兰州大学;2014年
10 李欣同;从认知角度探讨顺句驱动策略下的翻译单位[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2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892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