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共现偏误的跨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6 09:52

  本文选题: +  ; 参考:《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双语对译语料,考察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的共现偏误及其原因。研究提出,对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不共现的本体语法解释不利于教学语法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英、俄、韩、日、泰、越南等不同母语类型学习者的一语迁移,发现共现偏误的原因及共现偏误分布的特征,进而归纳出该偏误对所有学习者来说不具有普遍性。因此,时间副词"才"在教学语法和国别化教学中应给予区别对待。
[Abstract]:Based on Chinese interlanguage corpus and bilingual translation data, the co-occurrence errors and their causes of "talent" and "er" in time adverbs are investigated.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non-co-existing Noumenon gramma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mporal adverb "talent" and "sentence e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operability of teaching grammar. By analyzing the transfer of English, Russian, Korean, Japanese, Thai, Vietnamese and other native language learner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causes of co-occurrence err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occurrence error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rrors are not universal for all learners. Therefore, the time adverb "talent"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teaching grammar and country-specific teaching.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12&ZD224)~~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金立鑫;;关于“就”和“才”若干问题的解释[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06期

2 杨荣祥;李少华;;再论时间副词的分类[J];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4期

3 金立鑫;于秀金;;“就/才”句法结构与“了”的兼容性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4 周小兵;陈楠;;“一版多本”与海外教材的本土化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2期

5 陈立民;也说“就”和“才”[J];当代语言学;2005年01期

6 周小兵;;学习难度的测定和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1期

7 邵敬敏;从“才”看语义与句法的相互制约关系[J];汉语学习;1997年03期

8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倩;;汉语动源副词研究综述[J];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03期

2 周小兵;薄巍;;时间副词“才”与句尾“了”共现偏误的跨语言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01期

3 陈琳乐;;泰国小学本土汉语教材的演变——基于词汇与相关词句考察[J];海外华文教育;2017年03期

4 杨梦;;“才_1”句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周小兵;薄巍;王乐;李亚楠;;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与应用[J];语言文字应用;2017年01期

6 李婧婷;;范围副词“不过”与“只是”的句法差异及语义解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01期

7 鲍嘉焕;吴思娜;张志远;;初中级留学生定语及状语句法认知难度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01期

8 毛新雯;张会;;近十三年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6年11期

9 何伟;;现代汉语副词“就”字的功能视角研究[J];外语学刊;2016年05期

10 颜力涛;;汉语被字句的“预期偏离”义[J];语文研究;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立鑫;杜家俊;;“就”与“才”主观量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14年02期

2 金立鑫;于秀金;;“就/才”句法结构与“了”的兼容性问题[J];汉语学习;2013年03期

3 蒋静忠;魏红华;;焦点敏感算子“才”和“就”后指的语义差异[J];语言研究;2010年04期

4 金立鑫;邵菁;;Charles N.Li等“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中某些观点商榷[J];当代语言学;2010年04期

5 夏群;;试论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性质及分类[J];语言与翻译;2010年01期

6 徐以中;杨亦鸣;;“就”与“才”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J];语言研究;2010年01期

7 范立珂;陈忠;;“就”与“了”的隐现问题“:衔接”义和“完成”义的“一致性”[J];社科纵横;2009年09期

8 祝东平;王欣;;“就”字句、“才”字句表主观量“早”、“晚”与“了”的隐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胡晓研;;韩国学生汉语中介语语音模式分析[J];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10 朱永平;第二语言习得难度的预测及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鸿燕,彭聃龄;6~8岁儿童三种时间副词理解能力及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2 唐为群;;“原来”、“从来”、“连连”三组时间副词研究[J];长江学术;2006年03期

3 王卯根;;《史记》时间副词的反向夸张用法[J];修辞学习;2009年02期

4 邹海清;;从时间副词的功能看其范围和类别[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5 黄文枫;;“都”量化时间副词现象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0年03期

6 郭春贵;;时间副词“已经”和“都”的异同[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2期

7 庞铮;郁军;;说“还”[J];考试周刊;2007年28期

8 杨小飞;;文言时间副词摭谈[J];语文学刊;2009年14期

9 黄盛璋;;时间副词(上)[J];语文学习;1953年11期

10 黄盛璋;;时间副词〔下〕[J];语文学习;195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仝宇光;张奇;;汉语语篇阅读中对时间转换事件的表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智渤;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多维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琳;三个域与时间副词[D];南开大学;2014年

3 贾改琴;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许卫东;《高僧传》时间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静;“时间副词+的+名词”结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龚鹏;长沙方言时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美顺;汉韩表“一直”类时间副词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4 刘丽;《型世言》时间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张磊;时间副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黄小燕;汉韩“从来”类时间副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刘日蓉;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然后”类表次序时间副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孙旭明;平度方言和普通话的时间副词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潘阳;“立刻”类与“赶紧”类时间副词辨析及偏误情况考察[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张艳;时间副词的涌现极性特征[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6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36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