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文化可持续视角下中国翻译产业的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8-05-26 09:09

  本文选题:文化可持续 + 翻译产业 ; 参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一国文化要获得长久和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将本国文化向外推广,而且还要引进和吸收国外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翻译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是一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用翻译协会的资料,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中国翻译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翻译市场存在着翻译标准缺失、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化建设滞后、翻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落后等问题。为此,从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建设角度提出了中国翻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立足于当前的翻译产业现状,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翻译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long-te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s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promote its own culture, but also to introduce and absorb the essence of the foreign culture, and to use translation as a bridge for the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a country's culture to "go out" and "bring i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industry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market in China, such as the lack of translation standards, the uneven quality of translation, the lagging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backward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of translation talent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peci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onstruction. These strategies 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industry and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formulate translation industry polici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中原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L03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JJ020)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012-GH-023)
【分类号】:H059-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明;《中国翻译词典》指疵[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2 任东升;中国翻译家与《圣经》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杨平;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4 ;“中国翻译成就展”将在金秋时节的北京隆重举行[J];对外大传播;2004年05期

5 穆雷;探索、建设中国翻译学学科理论——全国首届翻译学学科理论建设研讨会在川举行[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4期

6 ;“中国翻译成就展”将在北京举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7 李林波;;回顾与反思——在中国翻译学的建设之路上[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8 曾东京;《中国翻译词典》得失论[J];上海翻译;2005年S1期

9 赵启正;把翻译之桥建设得更宽阔——在中国翻译成就展剪彩仪式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05年01期

10 ;中国翻译产业上海宣言[J];中国翻译;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力是;;迎接中国翻译的春天[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附录2:2009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报道[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金林;;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职业发展之 项目管理[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附录1:2009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参会单位名录[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附录3:2009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现场照片(节选)[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祥清;;中国翻译地位的历史演进[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美芳;;关于福柯的权力论在中国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之思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穆雷;;中国翻译学博士培养的历史回顾与思考——基于对两岸四地700篇博士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9 ;会议须知[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牛宁;;澳大利亚与中国翻译资格证书认证体系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彬;致力打造中国翻译国家队[N];光明日报;2014年

2 李立然;中国翻译研究院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记者 全晓书 樊曦 郭丽琨 全晓书;中国翻译:差错“俯拾皆是”[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李景端;福建:近代中国翻译家的故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唐瑾;《中国翻译通史》演绎翻译三千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潘启雯 陈静;中国翻译60年:与文明同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唐瑾;跨越三千年的翻译通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吴月辉;中国翻译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郭丽琨 全晓书;中国翻译业如何适应百亿元市场[N];经理日报;2004年

10 赵何娟;中国翻译产业亟待产业标准规范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文;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刘莉;中国翻译绘画类比的演进和理论依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春芳;中国翻译教学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缑慧权;中国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晏小花;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D];南华大学;2008年

6 李宏亮;“中国译界关于翻译学建设的争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华迎;新时期以来中国翻译文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李志华;谈“文质之争”及其对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意义[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常晓华;神似还是形似[D];郑州大学;2006年

10 乔璐璐;中国翻译家的地理分布研究:从1840到1966[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6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36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6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