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语篇、话语与意识形态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18-06-01 12:01

  本文选题:语篇 + 话语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讨论中存在理论概念模糊和混同问题,究其原因:脱离批评性话语分析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把"话语"理解为传统语篇分析中的"语篇",从而忽视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其他语篇分析模式不同,不局限于对语篇的描写和阐释,而是深入剖析制约话语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语境,挖掘被现实话语所掩饰的或人们习以为常的意识形态和权势关系,从而帮助人们重新认识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这种研究对语言教育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Abstract]:In the discuss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oretical ambiguity and confusion,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purpos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ignored by interpreting "discourse" as "discourse" in tradi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discourse analysis models. It is not limited to the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but rather deeply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socio-political context that constrains discourse. It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anguage education to di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wer relations that are concealed by the real discourse or people are used to it, so as to help people to re-underst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power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斯坦林布什大学外语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2YJA740050)
【分类号】:H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勤;;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新闻翻译分析——以转述话语的翻译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2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刘利平;;词频效应和语境效应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曹军;李明;;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朱家胜;预测技巧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丽珍;;英语广播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特点分析——以一则广播稿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启剑;;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夏娟;;翻译实践中语篇连贯的重构[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晶;刘景霞;林俐;;从隐喻的角度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位巧;;主位推进的语篇功能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侯家旭;论语篇连贯中的词汇衔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荣;英汉叙述语篇参与者标识手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春秀;现代俄语同义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梦启;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2 辛斌;英语语篇的批评性分析刍议[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年04期

4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5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6 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张发祥;;批评性话语分析概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邓军霞;;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来透视美国公司所宣扬的“全球问题与挑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4期

3 姜涛;;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指导下的转述引语口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4 刘慧;;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8期

5 陈勇;;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常用分析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6 周娟;;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常丽娟;;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何毅;;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批评性话语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9 赵丽艳;刘慧;;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扔鞋”事件[J];现代交际;2011年03期

10 余阳;;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耀东;;公开讲话话语中的权力[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西明;社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2 梁萍;语言反映意识—对神舟五号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3 院菊霞;对2008年中国雪灾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田玉彬;《纽约时报》中“2010足球世界杯”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长征;英语政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莫利娜;对美国财政部中国经济汇率政策报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程川;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小莉;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看意识形态对新闻汉译的操控[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秋梅;教育政策文本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10 王洪颖;美剧《绝望的主妇》中冲突话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4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64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f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