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的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策略——以侗族文化为例
本文选题:传播 + 侗族文化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外宣翻译的目的和跨文化传播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一定程度上也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路径。要达成文化传播目的,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需要综合应用受众策略、选择策略、淡化策略等多种策略,结合侗族文化对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阐释。
[Abstract]:The purpose of foreign propaganda trans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e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foreign propaganda in minority areas is to some extent an important path to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needs to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strategies of audience, choice and desalination, and explain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in detai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lture of Dong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9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熊欣;;外宣翻译中的实、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王钟锐;;河北省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方宏亮;;文化话语权与汉英外宣翻译中原文差异性保留[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陈小慰;;外宣翻译:对“受众”的再认识[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陈小慰;;福建外宣翻译的现状与对策[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马云燕 衡水学院;对我市文化产业外宣翻译问题的探讨[N];衡水日报;2011年
2 孟国庆(致公);外宣翻译工作更重要[N];联合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蔚虹;文化全球化态势下政治外宣译者的适应与选择[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刘舒琳;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文本英译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春;中国和平崛起背景下的政论外宣翻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琪;中兴恒和保理有限公司外宣英译报告[D];上海大学;2015年
5 徐宗毅;目的论视角下凉山地区彝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黄玺;雅安市雨城区外宣材料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蔡丹;变译理论指导下外宣翻译编译策略初探[D];宁波大学;2015年
8 孙红娟;译者主体性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欣;外宣翻译的语篇重构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晓玲;《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湘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5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96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