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从文化差异看语言间的异同——以英语、汉语和维吾尔语疑问结构构成对比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7 17:36

  本文选题:疑问句 + 英语 ; 参考:《语言与翻译》2015年02期


【摘要】:疑问句的使用,是人类认知活动的重要体现,可被看成是普遍语法(UG)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人类语言中疑问句的构成并不完全一致。如疑问词移位语言和疑问词留在原位的语言就体现了两个不同的参数。文章以英语的是非疑问句(yes-no question)、特殊疑问句(wh-question)和反意疑问句(disjunctive-question)等三种疑问句类型为切入点,在疑问句构成的经济性、疑问对象的焦点化程度以及回答方式等方面与汉语和维吾尔语的相应疑问结构进行对比,试图在语言和文化层面找出它们所体现的异同。
[Abstract]:The use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human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universal grammar. However, the composition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human language is not identical. If interrogative words shift language and interrogative words remain in place, two different parameters are reflected. In this paper, three types of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namely, the non-interrogative sentence, the special interrogative sentence wh-questiontionand the counter-meaning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re tak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conom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Uygur, the degree of focus and the way of answering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interrogative structures in Chinese and Uygur.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H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勃;索绪尔及其现代语言学思想试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曰珠;汉英谚语中共存的女性歧视现象及其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冯小钉;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仰鑫,欧阳俊林;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演变及其认知科学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朱琼;;格语法主要解决的理论旨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任佳思;;歧义之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吴九茹;范荣廷;刘炳吉;;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看英语交际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马亚娜;;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王静;;“格”语法对TG标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丽军;;试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及其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宋晶;;论语言学流派对词典编纂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补:三种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学说及其比较[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裴振霞;;奥巴马获胜演讲的功能文体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佟立;张虹;季文娜;;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术语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影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7 张新民;;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之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8 李发;;试论甲骨军事刻辞的语义角色[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超婕;浅谈在CBI理念下完善中国双语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汪艳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箐;迈克尔·克莱顿科幻文学作品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多献;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课中的应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毓容;《围城》语言变异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莹;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索妮;政治与娱乐新闻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姚琴;英日人称代词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杰;;词缀少但语缀多——汉语语法特点的重新概括[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杨将领;独龙语的情态范畴[J];民族语文;2004年04期

3 宋金兰;汉藏语是非问句语法形式的历史演变[J];民族语文;1995年01期

4 祁峰;陈振宇;;焦点实现的基本规则——以汉语疑问代词为例[J];汉语学报;201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中民;浅论维吾尔语词的理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燕萍;;维吾尔语人体词的隐喻特征和文化意蕴[J];语言与翻译;2006年02期

3 穆合塔尔·阿不都热西提;;浅谈维吾尔语詈词及文化内涵[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4 范祖奎;赵江民;;新疆汉话中维吾尔语借词的汉化现象[J];语言与翻译;2008年01期

5 吾买尔江·库尔班;;突显理论与维吾尔语动词的时和体[J];语言与翻译;2009年03期

6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语伊犁土语中的俄语借词及文化现象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7 王荣梅;;维吾尔语中的借词现象及其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8 乌买尔·达吾提;;维吾尔语乌鲁木齐话流行新词语的特点[J];民族语文;2011年05期

9 程试;;初论维吾尔语的结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10 郭卫东 ,孔雪芹;维吾尔语形象性词语刍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吾买尔江·库尔班;阿里甫·库尔班;;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语义角色描述体系研究[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阿里甫·库尔班;吾买尔江·库尔班;尼加提·阿不都肉苏力;;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网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古丽娜尔·艾力;买买提玉素甫·苏来曼;;维吾尔语语音数据自动标注[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阿布都热依木·热合曼;艾山·吾买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帕里旦·吐尔逊;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维吾尔语句法树库标注体系[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维吾尔语鼻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梁洁;杨新璐;;维吾尔语韵律层级边界感知及其声学特征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阿依克孜.卡德尔;开沙尔.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吾守尔.斯拉木;马欢;;维吾尔语文语转换系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易斌;;维吾尔语元音/y/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艾斯卡尔·艾木都拉;赛尔达尔·雅力坤;祖丽皮亚·阿曼;地里木拉提·吐尔逊;;维吾尔语浊塞音的声学特征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井波、实习生郁萌;维吾尔语水平考试系统进入研发阶段[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特约记者 蔺高峰 通讯员 武瑞;女法医“西日古丽”[N];喀什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任红芳;阿克苏电视台维吾尔语译制中心录音棚投用[N];阿克苏日报;2010年

4 一东;以多语种服务打造沟通新渠道[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1年

5 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自治区党委驻伽师县工作队 张坚义;语言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N];新疆日报(汉);2012年

6 刘冰;从王蒙流利的维吾尔语想到的[N];中国民族报;2013年

7 记者 江亚平;搞分裂慌不择言,热比娅谎话连篇[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陈学迅;王蒙谈维吾尔民族语言文化[N];新疆日报(汉);2005年

9 记者 王新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语编辑部工程开建[N];新疆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达·照日格图;我国首部蒙古文字手机研制成功[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布都那扎尔·阿布都拉;维吾尔语构词词缀历时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巴克力·阿卜杜热西提;古代维吾尔语医学文献的语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倪宏鸣;维吾尔语和阿美语语言特征对比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魏玉清;维吾尔语和谐现象的音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伊犁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比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阿克里·先木西;维吾尔语表语—系动词谓语结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吐尔逊·卡得;维吾尔语柯坪土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木再帕尔(Muzappar Abdurusul);论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短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席艳玲;维吾尔语失语症特点及其检查法的标准化研究和维吾尔族、汉族正常人脑激活区差异性的fMRI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不都若夫·塔吉;汉维语言接触中汉语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韶华;不同语速下维吾尔语无声停顿的形式和功能[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雪君;维吾尔语人体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吴向丽;外来词对维吾尔语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5 高雪;维吾尔语伊斯兰宗教词语及汉译技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6 阿力木江·玉苏甫;论维吾尔语口语中句子的语用变化现象[D];新疆大学;2005年

7 麦热甫阿依·吾斯曼;察哈台维吾尔语虚词研究(后置词、连词、语气词)[D];新疆大学;2006年

8 王静;维吾尔语与汉语的引语对比[D];新疆大学;2003年

9 柳彦玲;维吾尔语形态致使句与汉语“使”字致使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7年

10 张乐;维吾尔语的“黑”“白”在汉语中的翻译[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1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31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