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训诂和汉语体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6-30 20:14

  本文选题:训诂和训诂学 + 四类八则 ; 参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本文反思了《马氏文通》以来有关汉语研究的一部分有影响的理论,从训诂的角度分析汉语原生词的引申繁衍过程,揭示出汉语的词在用、义、音、形四个方面的八种情况,即"四类八则"。这"四类八则"可根据本用和活用划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本用、本义、本读、本字构成汉语静态系统,活用、引申、改读、假借构成汉语动态系统。前者为本,是汉语历时研究的基础;后者为用,能影响汉语共时研究。前者以原生词为核心,"词有定类";后者以孳乳词为核心,"离句无品"。汉语由此呈现为一个双系统构造。据此进一步提出两个主张:第一,通过解析现代汉语公案句、汉语叠词组合的结构属性等,指出汉语中词法重于句法。在汉语里,词法乃句法之本,词法不明则句法不明。第二,欲明汉语词法,有赖训诂和训诂学。训诂学立足于汉语静态系统,训诂则立足于汉语动态系统。尽管两千多年来,训诂和训诂学的研究对汉语做了相当全面而精细独到的描写,但汉语的发展变化不会终止,所以训诂和训诂学的工作永无止境。
[Abstract]:This paper reflects on some influential theories about Chinese studies since "Ma Shi Wen Tong", analyzes the extension and reproduction process of Chinese native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egesis, and reveals the eight situations of Chinese words in use, meaning, sound and form. That is, "four categories and eight principles". The "four categories and eight principl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and active use. Among them, the original meaning, this reading, this word constitutes the Chinese static system, the active use, the extension, the modification, the false loan constitutes the Chinese dynamic system. The former is the basis of Chinese diachronic research, and the latter can influence Chinese synchronic study. The former takes the original word as the core, "the word has definite category", and the latter takes the word of fruits as the core, and "leaves the sentence without goods". Therefore,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presented as a dual system structure. Based on this, two propositions are put forward: first, by analyzing the official case sentences in modern Chinese and the structural attributes of reduplicated words in Chines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lexical emphasi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yntax in Chinese. In Chinese, morphology is syntactic origin, while lexical ambiguity is syntactic. Second, to Ming Chinese lexical, there are exegesis and exegetics. Exegetics is based on Chinese static system, exegesis is based on Chinese dynamic system. Although the study of exegesis and exegetics has made a rather comprehensive and unique description of Chinese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will not end, so the work of exegesis and exegetics is endless.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猛;;关于训诂批评的几个基本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道彬;;论王念孙对戴震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以《广雅疏证》为例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劲秋;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石田田;;对《尔雅》编排体例的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熊仲儒;;外围格的论元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康勇;;基于“语言游戏说”的汉语歇后语新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晓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邱永忠;;大学新生英语拓展学习的适应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何丽敏;刘芳池;;帛书《五十二病方》通假字语音关系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刘宏宇;;“不速之客”的两点语言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钟玉华;;留学生汉语口语偏误个案分析——以2009年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冠军获得者柯修的口语偏误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禀诚;;主谓式标题的语法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禀诚;;“我A我B(我C/我D)”标题格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斌;陈小荷;;汉语褒贬词语的褒贬指向问题初探[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刘振;田锋;;最佳解释推理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7 张志伟;;维特根斯坦论哲学:《哲学研究》第一部分89—133小节解读[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杨薇薇;;借形字浅论[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9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丽敏;反义动词的对称与不对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鲍树柏;古代汉语乐器名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8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培培;保罗·M·丘奇兰德的神经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项云莎;戴震《方言疏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立维;;法语写作小技巧八则([J];法语学习;2006年02期

2 房立维;;法语写作小技巧八则(2)[J];法语学习;2006年03期

3 房立维;;法语写作小技巧八则(3)[J];法语学习;2006年04期

4 房立维;;法语写作小技巧八则(4,完)[J];法语学习;2006年06期

5 ;幽默八则[J];领导文萃;1996年08期

6 笑一;幽默八则[J];现代交通管理;1999年05期

7 周业锋;感悟八则[J];小读者;2004年02期

8 ;智力宫八则[J];早期教育;1994年11期

9 冯绪民;坐井观天——笔记八则之三则[J];艺术探索;2001年04期

10 钟循捷;;国外趣闻八则[J];赣图通讯;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快讯八则[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快讯八则[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3 ;快讯八则[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国华;治疗咳嗽验方八则[N];民族医药报;2006年



本文编号:2086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86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