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地图的解析度及表征方式——以“能力义为核心的语义地图”为例
本文选题:语义地图 + 解析度 ; 参考:《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02期
【摘要】:本文将情态语义功能细分后构建了以能力义为核心的语义地图,使得情态语义地图不断精确化,从而解释了更多的语言现象。我们以此为例探讨语义地图的解析度和表征方式。我们认为,de Haan(2004)对语义地图功能节点提出的“基元性”要求不应作为一个硬性标准,语义地图可以有不同的解析度。不同解析度的语义地图呈现的语义关联模式在精确度上有异,但相互一致。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语义地图的新表征方式,使得语义地图按照解析度不同变得“可放可缩”。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emantic map with competence meaning as the core is constructed after the modal semantic function is subdivided, which makes the modal semantic map more accurate and explains more language phenomena. We take thi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resolu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semantic map. We consider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primitivity" proposed by de Haan (2004) for functional nodes of semantic maps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 rigid standard, and that semantic maps can have different resolution degrees. Semantic correlation patterns presented by semantic maps with different resolution have different accuracy, but ar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propose a new representation of semantic map, which makes semantic map "scalable and scalable" according to its resolu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西瑞;王汉琦;;从表征到计算[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章雷钢;;大小数量表征在大脑两半球上的不对称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韩在柱;舒华;;汉语动词和名词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来自两例个案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岩;中国科幻的独特表征[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视觉空间关系加工中的参照系表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安蓉;基于相似性信息激活的相似表征形成及年龄差异[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董一胜;客体表征的更新机制:串行或并行加工[D];浙江大学;2010年
5 顾本柏;客体相似性表征的认知和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伯约;时间顺序标码的层次网络表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琳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表征类型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仕云;飞行员动态空间表征建构的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任国防;视觉表象表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敏;高一力学问题的图形表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琴敏;绘本的表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章雷钢;大、小数量表征的心理机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张宇;数字的空间表征机制以及心理数字线的性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畅;依恋类型对现在和未来自我表征差异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6 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邓棉琳;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付力;初一学生方程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的差异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9 沈群香;想象性表征干预对儿童目标投入效果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超香;空间表征中的内在参照系有效性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89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8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