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

发布时间:2018-07-02 15:18

  本文选题:对比语言学 + 语言本体研究 ; 参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年05期


【摘要】:对比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具有不可轻忽的作用。新近几年,尽管对比语言学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就总体而言,对比语言学有显式微之势,统揽全局的对比研究欠缺,不是在旧坑上挥舞铁锹,就是散点式地刨挖浅坑,而且外语研究拾人牙慧者居多,汉语研究奉西方理论为圭臬,鲜有理论创新。本文探讨对比语言学的性质,简述其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及现状,强调其在语言本体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民族思维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重要性,以期唤起学界高度顾重。
[Abstract]:Contrastive linguist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as made some breakthroughs in some aspects, overall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has shown a tendency to decline. The lack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has resulted in either waving a shovel on an old pit or digging a shallow pit with scattered points. Besides,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s dominated by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ers, while Chinese research is based on western theories and few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briefly describes its development path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emphasizes its importance in four aspects: language ontology researc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translation study, and national thinking study. With a view to arousing academic atten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对比”(项目编号:16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改英;对比语言学浅谈[J];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胡春燕;大力加强学科范畴史的研究——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定义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3 潘文国;;对比语言学的目标与范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4 韩红;;对比语言学:诠释与批判[J];外语学刊;2006年05期

5 杨峥;;浅谈我国对比语言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6 陈运香;潘文国;;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几点再思考[J];中国外语;2006年01期

7 蔡少莲;;对比语言学的新成果——《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评介[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8 郭印;张艳;;也论对比语言学的定义问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李焱;;对比语言学概述[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10 董艳;;中西对比语言学发展历程与“共性/个性”问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潘文国;;对比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新思考——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述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刘丽芬;在对方那里找到自身发展动力:对比语言学与翻译学互邻互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文婧;大力加强对比语言学学科范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曹润宇;对比语言学理论下的英汉姓名多维对比[D];河北大学;2009年

3 白萍;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英汉语序的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邓芷涓;中德人体词的对比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5 高珊;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欣蓓;有定性西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0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090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