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立二重性的特征研究
[Abstract]:Based on Saussure's linguistic theor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posites and duality in linguistics, including language and speech differenc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languages,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differences. It fully reflects the opposites of language through elaboration. Although language is opposites from the outside, its interior is unified, which is also a reflection of Saussure's language thought to a great extent.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分类号】:H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起昌;;“人拥有语言”与“语词拥有人”——海德格尔论赫尔德[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2 D.涅德尔科维奇;毓才;;同一、差异和矛盾在具体辩证法中的地位[J];哲学译丛;198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婧雯;;新视角下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黄华;;语言是了解人的最重要途径——从认知视角分析诗篇《思想之狐》之一[J];外语学刊;2009年06期
3 叶起昌;;思想与语言、语言二重性、差别与“区-分”以及语言创造性——海德格尔与索绪尔的对话[J];外语学刊;2010年03期
4 白臻贤;;语言与存在的信仰维度: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2010年05期
5 胡壮麟;;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06期
6 谢刚;王小娜;;语言·心智·对立二重性[J];学术探索;2014年06期
7 王小娜;谢刚;;论语言的对立二重性[J];语文建设;201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艳波;走向人道——赫尔德历史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洪儒;;意见命题意向谓词与命题的搭配——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六[J];外语学刊;2007年04期
2 叶起昌;;重思真理、时间和话语——海德格尔语言观解读[J];外语学刊;2007年05期
3 叶起昌;;“话语”概念的海德格尔式阐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李讷;人类进化中的“缺失环节”和语言的起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峰;;试论共时平面下的零度和偏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孙悠夏;;“结果”的功能及其语法化的共时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柴延艳;;副词“千万/万万”的共时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7期
4 杨明;共时平面上的反义同词[J];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03期
5 马清华;;补偿:语言的一种共时动态机制[J];修辞学习;2008年04期
6 于屏方;杜家利;;共时词典释义中的历时视角[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7 李思旭;于辉荣;;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8 翟雪松;;同词反义在共时、历时平面中的语言现象[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9 姜彦;;索绪尔理论体系中的共时和历时观点及其发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10期
10 湛欣;;从共时和历时维度看社会文化背景与词义褒贬的关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盖兴之;丁志磊;;彝缅语量词的共时分析[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2 张跃;;浅谈共时学在消防中的应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钱奠香;;汉语方言常用词“拉”“拿”的共时分布特点和语源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传超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时的与历时的科学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林;共时学演绎人间巧合[N];发展导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小芳;不确定性推测类副词共时、历时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文娟;“大半”和“多半”共时比较与历时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晓芬;“隔”字句的共时特征和历时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邹冠丽;安徽肥东古城方言共时音变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张卓;“看来”、“看起来”、“看上去”的历时与共时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雪蓉;线状量词“根、支、枝、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7 冯志峰;反义词“早—晚”不对称的共时和历时考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晓姣;辽西方音的共时考察和历时分析[D];渤海大学;2014年
9 王媛媛;合成词“真是”的共时历时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红佳;当代流行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3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5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