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软实力”概念在中国的挪用与流变——基于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官方话语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5 14:18
【摘要】:"软实力"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逐渐成为学术界、媒体界以及政界普遍使用的话语,其间经历了由简单引介到本土化的复杂过程,并发展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极具中国特色认知概念。"软实力"学术话语、媒体话语和官方话语的相关数据显示,其间发展轨迹基本重合,官方话语起着重要的"定调"作用,而学术和媒体话语则不断拓展出更广泛的内涵,三者构成了一种"复调"的效果。具体的话语类型可以分为"原教旨主义"的软实力、作为"隐喻"的软实力和作为"转喻"的软实力。基于"软实力"概念背后隐藏着的意识形态性及其权力逻辑,中国的选择路径应是"超越软实力"。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90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widely used discourse in academic, media and political circles, which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process from simple introduction to localization. And develop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Soft power "academic discourse, media discourse and official discourse data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basically coincides, official discour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tting ", and academic and media discourse continue to expand the broader connotation. The three constitute a polyphonic effect. The specific discourse typ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oft power of fundamentalism, the soft power of metaphor and the soft power of metonymy. Based on the ideology behind the concept of "soft power" and its power logic, China's choice should be to "transcend soft power".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JJD860003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2007年02期

2 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智;;软实力的实现与中国对外传播战略——兼与阎学通先生商榷[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7期

4 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刘新;;论软实力与农民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3 刘相平;;大陆对台工作软实力之构成及实施路径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叶小青;;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5 张国方;任林洁;;中国车文化发展史简论[J];汽车工业研究;2009年03期

6 谢念亲;徐波霞;张峰;;论中国软权力建设中文化因素的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张玉芝;;国内学者关于软权力的研究综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8 石俊杰;;软权力理论透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陶建杰;;城市软实力及其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3期

10 张殿军;;试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战略构建[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资源禀赋特点论析——基于软实力理论框架的思考[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俞新天;;软力量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3 鲍金红;;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对策研究——基于制度建设的视角[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王琪;刘建山;;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5 鲍金红;;提升区域软实力的对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6 上官酒瑞;;共产党的执政软实力、公信力及制度化能力[A];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熊昌娥;医院软实力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静;国家软实力构建视野中的中国竞技运动软实力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麻陆东;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路径:过程中的政府间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军;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江舟;基于和谐理念的中国软实力建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鸥;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欢;中国软实力研究分析:兴起、视角与趋势[D];暨南大学;2010年

5 任国营;科技文化视域下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雪峰;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赵妹;中国企业软实力的构成及生成机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邢永亮;文化软实力—中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选择[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1年

9 刘昀;从软实力看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欧盟形象[D];南开大学;2011年

10 赵雷;合法性、话语权与外交软权力的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利涛;刘庆;;从“软实力”看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俞新天;;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4 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年21期

7 陈玉聃;;论文化软权力的边界[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1期

8 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01期

9 罗建波;余意;;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分析[J];新远见;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卫霖;王宇婧;;中美可持续发展官方话语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J];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0期

2 付玉辉;;言论集纳[J];对外传播;2014年04期

3 王晓隽;宋阜森;;弄潮儿潮头立——评谭践的《岁月无悔》[J];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百字杂文征文[J];杂文选刊;2000年10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甘莅豪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隐喻:媒介话语分析的利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薛楚荧;社会性别视阈下官方话语对中国女性模式的塑造[D];安徽大学;2013年

2 王聪;我国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新博弈[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84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184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