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动态语义理论视角下的语气成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3 12:00
【摘要】:语气成分意义空灵,且含有断言惰性,素来较难把握。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如何在动态语义理论视角下更精确地刻画语气成分的语义-语用贡献,为语气成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认为,语气成分(句类、语气词及语调等)不参与句子命题义组合,却影响其话语义,在语义-语用界面上对句子的语境改变潜能进行限制。基于语言事实,本文阐明语气成分能够对哪些语境构成要素施加影响,将语气成分的意义拆解成若干针对语境要素的有序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统一的语义-语用互动模型。最后,本文以"吧"的语气分析为例,展现动态语义理论对于汉语语气成分研究的积极意义。
[Abstract]:The mood component meaning is empty, and contains the assertion inertia, has always been more difficult to grasp.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scribe more accurately the semantic-pragmatic contribution of mood compon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emantic theory,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mood component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ood components (sentence types, mood words and intonation etc.)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combination of propositional meanings of sentences, but affect their utterance meanings, and limit the potential of contextual changes in sentences on the semantic-pragmatic interface. Based on the linguistic facts, this paper clarifies which contextual elements can be influenced by mood elements, and disassembles the meaning of mood components into several orderly operations aimed at contextual elements. On this basis, a more unified semantic-pragmatic interaction model. Finally, this paper takes BA's mood analysis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semantic theory to the study of mood components in Chines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基金】: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语气助词的语义-语用界面形式化研究”(项目号:15YJC740016)的资助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春利;孙丽;;句末助词“吧”的分布验证与语义提取[J];中国语文;2015年02期

2 沈园;;语境决定论挑战下的形式语义学研究——问题与应对[J];现代外语;2011年04期

3 邓思颖;;汉语句类和语气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10年01期

4 石定栩;;上海话疑问成分“(口伐)”的语义及句法地位[J];中国语文;2007年05期

5 江蓝生;;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J];语文研究;198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予力;;论动态语义理论视角下的语气成分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7年04期

2 曹笃鑫;向明友;;意义研究的流变:语义-语用界面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年04期

3 王珏;毕燕娟;;语气词“啊”三分及其形式与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4 黄燕旋;;揭阳方言言说动词“T~”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16年06期

5 田源;徐杰;;上古汉语中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与标句词理论[J];语言科学;2016年06期

6 王珏;;再论“吗”的属性、功能及其与语调的关系[J];汉语学习;2016年05期

7 王珏;;语气词的功能模式试论[J];中国语言学报;2016年00期

8 赵锦秀;;晋北平鲁方言语气词“哩”的来源及用法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5期

9 赵春利;杨才英;;句末助词“嘛”的认知与情感的关联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10 刘翠香;;山东栖霞方言来源于处所结构的语气词[J];方言;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利;;关于语义语法的逻辑界定[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2 赵春利;石定栩;;语气、情态与句子功能类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3 邓思颖;;汉语句类和语气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10年01期

4 邓思颖;;粤语句末“住”和框式虚词结构[J];中国语文;2009年03期

5 周士宏;;“吧”的意义、功能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6 郭贵春;;语境的边界及其意义[J];哲学研究;2009年02期

7 蔡维天;;重温“为什么问怎么样,,怎么样问为什么”——谈汉语疑问句和反身句中的内、外状语[J];中国语文;2007年03期

8 赵春利;;情感形容词与名词同现的原则[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9 邓思颖;;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中国语文;2006年03期

10 邓思颖;;粤语框式虚词结构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志杰;王育平;;框架语义理论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2 黄俐;;西方语义理论的多维性及其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刘丽华;谢洁;;论语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影响[J];云梦学刊;2008年04期

4 覃建平;;语义理论的互补性[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屈平;;意义意象论——中国语义理论的一种可能[J];学术探索;2012年03期

6 彭懿;;浅谈一种新兴的语义理论[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1期

7 李锡胤;词典中的几个语义理论问题[J];辞书研究;1997年05期

8 翟丽霞;从《当代语义理论手册》——看二十一世纪语义学研究趋向[J];福建外语;2001年04期

9 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的再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10 惠继红;;传统描述、直接指称与二维语义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楚白;;有名无实的“开放世界的语义理论”[A];2004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4年

2 吴哲;;从多义词的义项切分看语义理论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鞠实儿;;开放类逻辑的哲学基础——一种非规范三值内涵语义理论[A];开放类逻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明;结果范畴的语义句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娟;塔斯基的真语义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陈利君;基于框架语义理论的对外汉语句子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4 杜艳;现代汉语平面类量词的认知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5 涂思嘉;女西服的服装语义延伸表达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6 马艳芳;高中学生语义能力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侯博;汉语感官词的语义语法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婕;中美法庭判决书的语篇语义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魏杰;从空间整合理论看汉语歇后语的语义建构[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袁黎;汉语文化特色表达英译的框架语义视角[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19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19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