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的变异:异形词分化的实证及其启示
[Abstract]: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Marked-Logo" collected in the first list of abnormal words as an example, the use of "logo" in modern Chinese is analyzed in macroscopic statistics and microcosmic description, and the variation phenomenon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special-shaped words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traditional opinion that "sign-sign" constitutes an abnormal word has its limitations. "sign"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words, and they are not all "sign" word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andard work strictly 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abnormal words, strengthen the prim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language facts, treat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data rational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hierarchy and variability of the norm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国家语委重点项目“词语缩略规范研究”(ZDI125-52)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支持
【分类号】:H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霞;异形词待规范[J];新闻爱好者;2001年12期
2 邹玉华;异形词规范中的“形简”原则[J];语文建设;2001年08期
3 ;首批异形词整理表公布 现向社会征求意见[J];陕西审计;2001年05期
4 ;教育部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异形词整理表[J];教师之友;2002年02期
5 ;2002年3月31日开始试行的异形词(二)[J];华东电力;2002年04期
6 ;2002年3月31日开始试行的异形词(三)[J];华东电力;2002年05期
7 谢正军;一对异形词[J];咬文嚼字;2003年02期
8 ;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J];咬文嚼字;2003年11期
9 王良杰;大学生使用异形词的情况调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黎传绪;《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争鸣[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志江;;关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的讨论[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刘巍;陈艳;;“准异形词”的释义与规范处理——“曼延”“蔓延”“漫延”的形义关系及应用考察[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仁涛;韩翠芳;;《人民日报》近三年100组异形词使用情况分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4 余克强;;异形词规范的系统性原则及其应用[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黎传绪;;《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争鸣[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程荣;;规范型汉语词典的异形词处理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7 余克强;;非同素同构异形词的系统性规范[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春遍雀来;;面向中日韩文智能信息检索的基于词典的异形词排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胡娟;;香港中文异形词和现代汉语异形词比较初探[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鸿良;异形词有了新规矩[N];浙江日报;2002年
2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王春明;从教学的角度看异形词规范的积极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周有光;异形词的整理和汉语词汇的奇异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高更生;异形词整理很有必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韩敬体;积极稳妥地推行异形词的整理和规范工作[N];光明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温红彦;异形词九问[N];人民日报;2002年
7 宋玉柱;整理规范异形词是“吃力不讨好”吗[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刘永耕;“战”“颤”二字的分工和异形词的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刘永耕;“浑”、“混”之别与异形词的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刘永耕;“着”“招”之别、“着”“著”之别与异形词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智伟;现代汉语异形词的整理与规范[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魏李丹;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异形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胡大柳;《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分析及处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孙鹏英;现代汉语中的异形字母词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婧;《辞通》异形词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宋文;《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家会;《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异形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王晓春;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异形词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友昌;变体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10 张丽;《现代汉语词典》等义异形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48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4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