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屯话的重音
[Abstract]:Wutun dialect is a tone language, but also has the phenomenon of light and heavy ton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 and the tone of Wutun diale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estrictive role of stress in the tone variation of multi-syllable words, and also explains the nature, historical source and changing mechanism of the tone of Wutun dialect. It is considered that Wutun dialect is the result of deep contact between Chinese with tone and Tibetan with light and heavy tone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基金】: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语方言的重音及相关韵律问题研究》(13AYY008)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二届语言接触理论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修辞学习;2006年04期
2 本刊记者;;语言接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3 徐彦;;语言接触的诸因素分析——以新疆民汉语言接触为例[J];学术探索;2012年08期
4 郭倩;;语言接触的特殊现象——往返借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5 罗美珍;语言接触国际圆桌学术会议在香港举行[J];民族语文;2000年06期
6 ;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研讨会综述[J];民族语文;2004年01期
7 陈海伦;;“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8 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J];民族语文;2005年03期
9 饶星;;新时期中外语言接触特点述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第二届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J];方言;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庆之;;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视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2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粉玉;语言接触背景下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及母语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庞芳;周至新老派方音差异调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叶佳玲;平江方言中词缀“则”使用的变异与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4 龚叶芳;益阳方言中对长辈称谓的变异与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秀媛;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鄂尔多斯土语语言结构演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邵大艳;汉俄语言接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骄;语言接触下英语借词在汉语环境下的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8 郭云婷;语言接触视角下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对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唐玉萍;从语言接触看岚角山土话的衰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静;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6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28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