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周秉钧“衡之以语法”的运用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22 19:58
【摘要】:在我国传统语言学中,训诂与语法的关系非常密切。对一些重要的语法现象作必要的注解以便让文意晓畅,是历代注家训诂解经的一种常用方法和手段。湖湘经学大师周秉钧先生秉承了这一传统方法,并在其力作《尚书易解》中明确提出了"衡之以语法"的训诂原则,充分而娴熟地运用古汉语语法知识来诠释《尚书》,释词法之疑,析句法之惑,从而解决了许多历代聚讼纷纭的训诂难题,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Abstract]:In Chinese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the relation between exegesis and grammar is very close. It is a common method and means to annotate some important grammatic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make the text clear. Mr. Zhou Bingjun, a master of Huxiang Classics, inherited this traditional method, and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exegesis principle of "Heng's Grammar" in his masterpiece, Shangshu Yi Jie, and fully and skillfully applied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of ancient Chinese to interpret Shangshu. Interpretation of lexical doubts and syntactic puzzles have solved many exegesis problems in various dynasties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哨井风;;与石秉钧品茗聊天[J];浦东开发;2004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沉痛悼念周秉钧先生[J];语文建设;1993年08期

3 王大年;论周秉钧先生的语法观[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4 ;卓尔不群的数学研究学者喻秉钧[J];四川统一战线;1998年12期

5 邵水一;给平淡加点“料”——论梁秉钧诗作《黄色的辣椒》[J];图书馆论坛;2005年01期

6 ;十年磨一剑——记张家口长城酿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施秉钧[J];中国酒;1997年02期

7 李运富;《尚书》易解,,师恩难忘──纪念周秉钧先生逝世一周年[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8 窦登洪;;武昌首义功臣窦秉钧[J];世纪行;2011年09期

9 刘兴仁;;我的名子叫澳门——《这是她留下的绝命书》续集[J];电影文学;2006年03期

10 王宁;答谢恨晚──怀念我的老师周秉钧先生[J];古汉语研究;1994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刘正午;任秉钧:在最艰难的时候进入[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李荣锋;石秉钧:创新成就未来[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张建新;一家五代从教,桃李三千传美谈[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记者 黄俊 罗姝;市领导会见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石秉钧[N];闽西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媛;论周秉钧先生的学术生涯及成就[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50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50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