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识解之理论本体探索
[Abstract]:Cognitive understanding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which has a good explanation for the same and different language phenomena.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origin, connotation and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knowledge solution theory, and fin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dimension is intricate.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omain can be changed into a category, and the mapping can be added as one of the construal dimensions.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understanding at the micro level and intentionality at the macro level can make the language theory most beautiful.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商丘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翻译风格研究”(项目编号:2015GGJS-261) 教育部“MOOCs视野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课题“基于大规模数据的英语写作文本的自动量化评估方法研究”(项目编号:EIJYB2015-0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青叶;功能与认知研究的新发展——《通过意义识解经验:基于语言的认知研究》评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李海亭;;以识解转换为基础的翻译研究[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余渭深;马永田;;同词反义的认知识解[J];外语教学;2009年04期
4 赵清丽;;视角、语言互补性与经验识解[J];语文建设;2013年26期
5 夏家驷,时汶;诗歌语篇的识解与翻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张建理;;新奇隐喻的动态识解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5期
7 张慧芳;;隐喻的概念复合理论动态识解[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张凤娟;;从识解理论诠释隐喻识解操作及其语言认知功能[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9 陈萍;;新奇隐喻识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马书东;;事件语序和语言识解[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青叶;;详略度、精密度与经验识解[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业升;翻译中的识解运作[D];复旦大学;2004年
2 何星;名转动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利芳;“NP了”构式的识解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冉飞;ECI框架下汉语涉毒隐语识解机制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3 王中山;事件认知视阈下虚假礼貌的识解机制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4 张冰;层级反义关系的动态认知识解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陈汝曦;反语的识解机制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杨竹;广告反语识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7 陈璐;体验人本观视角下对联识解机制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8 曾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董晓光;语义空间的语篇构型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陈紫s,
本文编号:2351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5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