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系统组篇机制研究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func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evaluation meaning and tries to construct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amework of evaluation composition mechanism. On the contextual level, the genre structure and discourse mode, through the rhetorical strategies of the communicator, domin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meaning of evaluation at the semantic level of the text. The cohesio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odel, attitude rhyme, macro theme, macro new information and macro logic semantic relation of micro dimension combine with the evaluation meaning of organizing discourse semantic level. At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level, these textual meaning patterns are represented by evaluating lexical chains, evaluating themes, evaluating information structures, connecting words and discourse markers. The framework reflect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theor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汉语言学书评语篇中的负向评价研究”(11YJC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苏建华;;从主位推进模式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刘世荣;;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石平;;《红楼梦》英译本人物对话的宏观语篇和语域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杜培敏;;逻辑联系语与学生英语作文的衔接与连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张佳奇;;从词汇衔接看科普语篇的文体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吴利琴;;语篇衔接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王婷;文慧;;唐宋词的词汇衔接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张知博;;心理框架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1期
10 徐蓓蓓;;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语篇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巍;;浅论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肖传芬;;从形式机制谈语篇词汇衔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建华;;从主位推进模式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席晓青;;演讲语篇中说话者的元语用意识与元语用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王磊;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课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单军锋;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连贯研究及对读前教学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瑞;衔接理论在海商法英汉翻译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隆娟;抒情诗隐性衔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方艳;英汉第三人称照应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乐;论语篇为翻译单位的可行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毅;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景霞;;主位、话题与连贯[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琚长珍;;汉语社论语篇的主位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张怡;;对布什特赦利比事件正反两方评论的主位和主位推进分析[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黄国文;黄志英;;语篇功能中的复杂主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2期
5 刘慧云;;状语主位及其语篇功能[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6 余朝国;;主位结构中“复项主位”排列模式动因的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5期
7 谢美蓉;;语篇功能中的特征性主位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辛升;主位在交际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刘礼进;郭慧君;;英汉广播新闻话语中的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10 杨永刚;;汉语多重主位的分析与英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娜娜;;全新视角审视下的主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陈莉;;浅析主位述位结构及其对翻译的指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明;;得意岂能忘形——从《傲慢与偏见》的两种译文看文学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之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田玉;预备合并之诉的确认和审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梅;《波丽安娜》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2 邱茜;主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及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南艳峰;中国大学生英语即兴演讲中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张捷;主位分析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刘晔;汉语叙事语篇的主位分析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赵亚军;英语语篇中的主位组织——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吴倩;儿童读物的宏观主位和超主位及其评价意义[D];西南大学;2012年
8 胡晓芳;中美大学生申请信主位选择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吴春丽;命题演讲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语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尹文文;基于主位理论中外航运企业简介主位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9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7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