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二语习得视角下汉语“活”及其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5 02:59
【摘要】:最近几年来,虽然学者对“生”或者“生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关于汉字“活”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汉语中的“活”在口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多,也是一个较简单的形容词,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因此笔者想通过本文,结合汉越两种语言的语义、语用、句法及其功能进行对比研究,这有助于学习者找出偏误,并掌握汉字“活”的用法。第一章,简单介绍研究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通过汉语“活”跟越南语的"Song"对比研究,主要论述汉语“活”跟越南语"Song"的语义、基本义及派生义。第三章,汉语“活”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的对比研究。第一部分,探讨形容词“活”的越南语对应形式。首先论述汉语跟越南语形容词的同异点,其次通过“活”所表达的意思进行分类,最后通过例子进行分析,找出汉语跟越南语语义和结构上的对应形式。第二部分,探讨动词“活”的越南语对应形式。先论述汉语跟越南语动词的同异点,然后通过“活”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分析并找出语义和结构上的对应形式。第三部分,探讨名词“活”的越南语对应形式。论述汉语跟越南语的同异点,随后通过“活”进行分类,通过越南语译句进行分析,找出语义和结构上的各种对应形式。第四部分,探讨汉越两者“活”的特殊情况。论述汉语跟越南语的副词同异点,通过各种各样的例子,先找出汉语的特殊情况,然后在越南语方面找出汉语没有的特殊情况。第四章,汉语跟越南语的成语对应形式,先论述汉语跟越南语的成语概念及来源,然后找出跟“活”或者"Song"有关的成语,最后通过成语找出越南语的对应形式。第五章,对越南学习者发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犯错进行分析,找出偏误原因,然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结论:根据上述的分析得出结论,简单说明本文的研究价值。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scholar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of "Sheng" or "Sheng",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living". "Live" in Chinese is frequently used in oral communication and is also a simple adjective, but learners often make errors in their learning process. Therefore, the author intends to make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emantic, pragmatic, syntactic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 two languages, which will help the learners to find out the errors and to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aliv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ason,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 of th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situation, through the Chinese "live" and the Vietnamese "Song" contrast research, mainly discusses the Chinese "live" and the Vietnamese language "Song" the semantic, the basic meaning and the derivative meaning. Chapter three i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orresponding forms of Chinese living in Vietnamese.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form of the adjective "alive" in Vietnames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adjectives, then classifies them by the meaning expressed by "live", and finally finds out the corresponding forms of semantics and struc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form of the verb "live" in Vietnames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verbs, then classifies them by "live", and finally finds out the corresponding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forms.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corresponding form of Vietname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then classifies them by "live" and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of Vietnamese to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forms.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Han and Yue two "live" the special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adverbs. Through various examples, we first find out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then find out the special situation that Chinese does not have in Vietnamese. The fourth chapter, the corresponding form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dioms, first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source of Chinese and Vietnamese idioms, then finds out the idioms related to "live" or "Song", and finally finds out the corresponding forms of Vietnamese through idioms. In the fifth chapter, Vietnamese learners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errors, and then some teach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is paper is simply explained.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宝洁;;越南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李太生;;现代越南语新词发展趋势及其越汉翻译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8年05期

3 赖艳凌;刘志强;;中国越南语翻译、专业的历史与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邓薪静;;对高职越南语教育的一些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8期

5 农斯淇;;浅谈高职院校越南语听力教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黄丽华;;浅谈越南语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7 阳琦兰;;越南语单词的记忆技巧探究[J];才智;2012年01期

8 陈继华;;浅谈越南语教学中的缩略语[J];东南亚纵横;2012年07期

9 黄铮;;旅游越南语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36期

10 陈碧兰;阮金燕;;论语言与文化在越南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海云;张超静;毕玉德;;越南语文献中字母缩略语自动提取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氏惠;;浅谈汉语多音字对越南语翻译的影响——以“单”字为例[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林丽;毕玉德;;越南语给予类动词的语义结构和层级分类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黄一婧 记者 周仕兴;全国越南语口语大赛在邕举行[N];广西日报;2005年

2 陆勇;崇左打响越南语人才跨国劳务品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曹植勤 实习生 侯少华 邓芳;越南语里的中国文化[N];南宁日报;2008年

4 唐光福;加强技能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N];边防警察报;2010年

5 记者 郑雅邋实习生 刘小灵 袁晶;把中越语言文化研究向前推进[N];南宁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伍建青;教育交流浇灌友谊之花[N];广西日报;2010年

7 黄志辉 班绍长;一口流利越南语 边贸派上大用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8 周汉青 本报记者 陈典宏;中士伍新海边境线上的“金牌翻译”[N];解放军报;2010年

9 谢莉丽;越南语毕业生火爆东盟[N];广西日报;2004年

10 通讯员 海仁;海南特招俄语和越南语专业公务员[N];中国人事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武忠定;越南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武琼芳;汉越词及汉越音在新时期越南语中的实践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淑媛;越南语问候语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3 莫媛媛;汉越双语词语对齐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利春明;现代汉语“上”和越南语TR(?)N、L(?)N的对比考察[D];浙江大学;2014年

5 吕昌涛;基于语言特性的汉—越短语机器翻译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杨启悦;汉越新闻观点句抽取与聚类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籁素娥;汉越双重否定式对比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李斱;越南语旅游领域问句语音识别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发杰;越南语依存树库构建以及依存关系分析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0 熊明明;越南语词法分析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79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79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