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
[Abstract]:In China, which has a vast territory and a large popul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ural identity. Because of its applicability, space-time inclusiveness a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strong vitality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mpact. Nowaday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y will play a more active role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H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汉字逾九万[J];新长征;2000年05期
2 ;最中国汉字(英文)[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01期
3 浩;中国汉字知多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央视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19期
5 ;中国汉字姓氏何止“百家”[J];语文学习;1989年04期
6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楚晓红;;论中国汉字形态构成艺术的线性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文;;中国汉字之最[J];国学;2010年10期
9 张红琳;;“最中国汉字”的文化意义[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于媛媛;;中国汉字在韩半岛的发展演变[J];才智;2012年2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马小玉;“中国汉字听写”激发国人文化回归[N];石家庄日报;2013年
2 陈亦冰;仅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远远不够[N];天津教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高艳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强信息加上强戏剧性,,形成强收视[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王耀军 本报记者 沈佳;成都盲人破解古人造字之秘[N];四川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郑蔚;中国汉字海外流长[N];文汇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贾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文化思考[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关鹏玉 通讯员 贾鹏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座谈会在滦平召开[N];承德日报;2013年
8 霍有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博导;对网络流行年度热词应客观看待[N];陕西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玉顺;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仁井玉瑛;日本常用汉字与中国汉字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84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8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