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外译主体

发布时间:2018-12-21 17:00
【摘要】:外译主体是关系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性问题,外国学者垄断中国文化外译的局面亟待打破。目前国内外学界几乎众口一词地视外国学者为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此实为长期以来文化自信力不足而引致的一种迷思,而其所谓的三点理由亦值得商榷。由长远的战略眼光观之,中国学者应为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外国学者只应起语言润色等方面的辅助作用。
[Abstract]:The subject of foreign translation is the key issue concerning the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monopoly of foreign scholar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needs to be broken. At present,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lmost unanimously regard foreign scholar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a myth caused by the lack of cultural confidence for a long time, and its so-called three reasons are also open to question. From a long-term strategic perspective,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be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cultural translation, while foreign scholars should only play a supplementary role in language refinemen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外汉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1046)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忠廉;;文化译出谁主译?[J];读书;2015年10期

2 张西平;;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当是国外汉学家[J];中外文化交流;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英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历史考察与启示[J];学术探索;2017年07期

2 谢连生;;传统文化生态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论基于传统文化生态的中国道路优势[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3 曹娟;;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J];赤子(上中旬);2015年17期

4 杨近平;;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5 刘怡青;丁成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辩证统一[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6 高竞男;孙冬;;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任家高;祝辉;;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英;李军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赵文清;李军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及对策[J];重庆与世界;2010年13期

10 钱春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0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缺什么?[J];文艺争鸣;2000年06期

2 江蓝生;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健康发展——《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序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谢绳武;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序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次旺诺布;呼唤飘泊的爱之精灵——论中国文化中的缺憾[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2期

5 马儿;;域外中国文化(外两篇)[J];出版广角;2002年07期

6 刘文辉;试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7 耿开君;建构一个评价中国文化的理论框架[J];南开学报;2002年05期

8 高思新,朱杰;在否定之否定中走向新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思潮回顾[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百名学者论中国文化[J];博览群书;2004年03期

10 ;关心中国文化背后的另一种文化[J];中国书画;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新华;;创新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杨栋;;来鲁外国文教专家中国文化全方位导入及调适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刘述先;;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4 刘仲林;;论中国文化和科学文化会通的新文化建设[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涂可国;;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7 郭国祥;郭曙岩;;论中国文化的世俗化趋势及其健康发展[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冯永丽;张棣;谢育波;马春波;;养生与中国文化主观性特征[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王媛媛;;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叶小青;邵勇;;“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长生 陈少波 唐小可;港澳启动中国文化达标工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 叶朗;向世人展示活的中国文化[N];文汇报;2008年

3 李小禾;理论贫乏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新华社记者 陈俊侠;让世界感知中国文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亚萌;政协委员热议中国文化“走出去”[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传播中国文化不妨学学林语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驻欧记者 王钰深;了解中国文化,,从了解春节开始[N];解放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鲍蔓华;保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伦理价值[N];人民政协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玉玲 易运文 邱 s

本文编号:2389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89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