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意愿情态动词的意愿等级

发布时间:2018-12-26 14:57
【摘要】: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二者的互动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汉语的意愿情态动词表达意愿这种情态范畴,并不是均质的,内部各成员的意愿等级存在差异,因而在句法形式方面表现也就不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观察用词汇手段标记的句式特征以及时间状语、否定副词、体标记、情态标记等外围成分所带来的句法效应成为汉语意愿等级与句法互动关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在控制力假设框架下,通过对上述标记与意愿情态动词的共现关系测试,发现汉语意愿情态动词存在以下意愿等级:会肯要愿意希望想。
[Abstract]:There is iconicity between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ir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language research. The modal category of willingness modal verb expression in Chinese is not homogeneous, and the level of will of each member is different, so the syntactic form is different. The lack of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Chinese, the observation of lexical means to mark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emporal adverbials, negative adverbs, aspect markers, The syntactic effect brought by the peripheral components such as modal mark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illingness level and syntactic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by testing the co-occurr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markers and the willing modal verbs, we find that the Chinese willingness modal verbs have the following levels of will: they will be willing to want.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国萍;;现代汉语“比”字句中情态动词意义分布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2 胡伟;;西汉出土与传世文献中的情态动词[J];殷都学刊;2010年03期

3 孙晓丹;英语情态动词之语义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马宇婷;;朱冠明:《<摩诃僧祗律>情态动词研究》[J];华西语文学刊;2010年01期

5 杨贝;;汉语儿童认识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01期

6 朱冠明;;情态动词“该”的来源——附论“可能”[J];汉语史学报;2006年00期

7 杨洪艳;;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看情态动词“肯”[J];作家;2010年20期

8 张莉;;汉语情态动词的分类浅析[J];金田(励志);2012年07期

9 张黎;;《刑法》中情态动词的人际功能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赖鹏;;二语习得角度的情态动词语义构件认知新解[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利贞;黄华新;;焦点位置的情态解释[A];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第二届中西语言哲学高层论坛暨纪念索绪尔逝世100周年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亮;汉语意愿情态动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璧;汉语情态词双重否定的句法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3 朱冬雪;留学生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习得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高志慧;顺应理论视角下情态动词在日常交际中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春红;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情态动词释义模式初探[D];中山大学;2016年

6 计Zs;汉德情态动词对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尊;情态动词在报纸评论中运用情况的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肖明齐;英汉情态动词意象图式对比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曾艳;法律语言中情态动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红卫;语言共性:对英汉情态动词演变机制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2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392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