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重动句的句法结构及其生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00:23
【摘要】:按照动补短语中补语语义指向内容的不同,重动句可以分为动词指向、动词和宾语指向以及动词和主语指向三种类型。动补成分可以多重出现,而动宾成分具有话题或者焦点属性。本文采用最简方案下的存活原则,将位移现象设定为移位成分的特征存活和核查,对三种重动句做出了统一的分析,并成功解释多个动补成分并列和动宾、动补成分的语序问题。弥散操作、CP分裂假说以及语链缩减则为动宾成分和宾语的移位以及相关结构的生成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complement in verb-complement phrases, reverb sentenc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verb orientation, verb and object direction, and verb and subject direction. The verb-object component can appear multiple times, and the verb-object component has the property of topic or focus.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rvival under the minimalist scheme, the displacement phenomenon is set as the feature survival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displaced component, and the unified analysis of the three kinds of reverb sentences is made, and the parataxis of multiple verb-complement components and the verb-object are explained successfully. The word order problem of verb-complement components. Diffusion operation, CP splitting hypothesis and chain reductio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hift of verb-object and object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related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146.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亓艳萍;;小学儿童运用被动句表达的调查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2 徐明;;原型范畴理论下的日汉被动句认知分析[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2年刊[C];2011年

3 陈年高;;敦博本《坛经》的被动句[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4 陈志云;;《管子》被动句式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钟小勇;重动句信息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志坚;俄语被动句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丁婵婵;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金莲;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万禾;意愿范畴与汉语被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玮玮;早期儿童被动句习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楠;科技俄语中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翻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奚颖;基于语料库的A Study in Scarlet汉语译文被动句“源语渗透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奕;英汉视译中被动句的处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金香花;韩国新闻报道文体被动句的汉语对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Eirene Napitupulu(纳爱仁);汉语和印尼语被动句对比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钟素琳;二语句子加工中隐性施事的构式来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徐丹;科普文本被动句英译汉的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郑梅园;中日被动句语用色彩对比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孙盛华;《JIS Z2320-1-2007标准》,《JRIS J0745~(:2006)标准》翻译项目报告[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63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63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