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有定性表达手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13:54
【摘要】:采用诱导产出和语法判断任务对34名母语为英语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研究表明,他们虽然掌握了指量名、代名词等词汇形式及其有定特征,却较少使用光杆名词、空代词、量名等形式,并存在用"一"量名指称有定事物的偏误。此外,他们没有掌握汉语主语表达有定的倾向。有定性表达既与名词成分的结构和位置等句法知识有关,又涉及说话人对听话人背景知识的预设以及话语语境等语用信息,处于句法—语用接口。本研究证实了接口假说有关句法—语用接口知识难以被完全习得的观点。该类知识不仅比纯句法知识和内部接口更容易发生母语迁移,也对语言加工造成更多认知负担,有必要通过明晰化的教学促进其习得。
[Abstract]:A study of 34 middle-and high-level Chinese learners whose mother tongue is English using inductive output and grammatical judgment tasks shows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mastered lexical forms such as reference names, pronouns and their definite features, they rarely use nouns and empty pronouns. Measure name and other forms, and there are errors in referring to definite things with "one" measure name. In addition, they do not have a definite tendency to master the Chinese subject expression. Qualitative express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syntactic knowledge, such as the structure and location of noun components, but also to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the listener and pragmatic information such as discourse context. It is in the syntactic-pragmatic interface.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view of interface hypothesis that syntactic-pragmatic interface knowledge is difficult to be fully acquired. This kind of knowledge is not only easier to transfer the mother tongue than pure syntactic knowledge and internal interface, but also more cognitive burden on language processing.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its acquisition through clear teaching.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儿童语言中的句法语用接口研究”(13CYY024)部分成果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娅莉;;越、韩、英母语者习得汉语表人词语的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5期

2 朱海燕;;以汉语为母语者时空认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3 李燕芳;梅磊磊;董奇;;汉语母语者视听双通道言语知觉的特点及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3期

4 周小兵;;非母语者汉语语法偏误研究程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01期

5 Herbert Mushangwe;;从以修纳语为母语者角度来解释汉语里“让”字的歧义问题[J];语文学刊;2014年02期

6 张蔚;;英日母语者在学习汉语形容词时迁移作用的异同[J];知识经济;2010年21期

7 王韫佳;李美京;;调型和调阶对阳平和上声知觉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0年09期

8 周晓芳;;欧美学生叙述语篇中的“回指”习得过程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03期

9 姚倩;;利用韵律信息解读“都”字句歧义的实验研究——汉语母语者与二语者的对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鑫;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动词限制性词汇联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

2 齐藤奈绪子(Saito Naoko);日语母语者方向介词“向、朝、往”习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丹丹;英日韩留学生对汉语话题句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李晓朋;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二语语调偏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静;母语和非母语者应用语言学博士论文引言的体裁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6 高晓璇;关于会话场合下反语的中日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王强;外国人习得中文截省句情况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谢敏灵;英语母语者汉语结果补语结构习得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9 张丽娟;英德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感知和发音[D];北京大学;2012年

10 吴愁;德语母语者汉语词汇习得偏误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4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64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