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学习者华文水平及其与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关系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73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School of Chinese at Jinan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learning level of Chinese, their cognition and identity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the cognition and identity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mong foreign students in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food, Sun Zhongshan and other cultural projects will increase significantly.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conducted direct interviews with foreign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5.5% of the respondents thought that learning Chinese helped to increas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Seventy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learning Chinese helped to increase their recognition of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华侨华人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10JZD0049)子课题“华文教育在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马、新、菲三国华文教学质量控制专题研究”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3 汪海鹰;王磊;;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中的多元认同问题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施佳胜;文化导入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刘红霞;;农业科技英语培训中的文化导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赵爱敏;;“四字骈语”再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5 杨明;邓志勇;;角色、心理和文化对修辞交际效果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闫雪清;王耀卿;;舞剧《一把酸枣》线索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刘文荣;;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祭祀对象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闫雪清;张韫;;文化课在艺术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9 聂秀娟;;汉字教学要关注成字部首在合体字中的变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李现乐;;“语言模特”职业与韩国高中汉语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云萍;;了解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莫世波;;深入领会和掌握文化内涵及其特征[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4 王帅;;三套对外汉语教材中交际文化项目分析[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余先庆;;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审美特性分析[A];韩国研究(第七辑)[C];2004年
6 刘晶;;文化学视角下汉俄人名的对比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晓东;明清民居与文人园林中花文化的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吴桂韩;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钟锐;从语义学角度看《红楼梦》文化特征词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婷婷;AF高中法语教学对高中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洋;中俄姓名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宁;对外汉语商贸中级口语教材课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谢磊;仿古建筑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黄胜兰;洛阳商店命名的语言特征分析及其社会属性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黎芬;略论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大可;外国留学生的美术基础与教学差异[J];美术学报;2000年02期
2 马咏梅;浅谈留学生活中的“文化震荡”[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3 奚协;;外国留学生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1期
4 徐溶;;外国留学生档案规范管理之我见[J];黑龙江史志;2009年12期
5 晓溪;;留华梦·世博情 上海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举行[J];上海戏剧;2010年05期
6 梁茂信;;1950至1980年外国留学生移民美国的趋势分析[J];世界历史;2011年01期
7 陈颖;吴方敏;;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6期
8 米磊;;日本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探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9 詹颂;;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S1期
10 沈时祥;我院首批外国留学生结业回国[J];戏曲艺术;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富增;;当前我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策略问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李洪鳌;;翰墨飘香 情传天下[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吴应辉;;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快速增长途径研究报告[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左孝光;;浅谈假期旅游活动对外国留学生的积极影响[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陆应飞;;外国留学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探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北京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的回顾与展望[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7 徐美;熊佳全;;“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对高校留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8 马克思;阮氏芳簪;;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和民族学[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9 杨静;李玉;董爱波;王耘;;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动机对汉字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教育服务[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3[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彭俐;外国留学生北京有三万[N];北京日报;2002年
2 记者 董洪亮;在华外国留学生超过5万人[N];人民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严鸿珍;高校缘何开怀欢迎外国留学生[N];新华日报;2003年
4 郭宏鹏邋陈华;福建判了跨国移民高考案[N];法制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徐敏 彭德倩;外国留学生年增30%[N];解放日报;2007年
6 王笑梅;我省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N];辽宁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昊邋王皓 通讯员 李炜;50多位外国留学生志愿服务奥运会[N];北京日报;2008年
8 汪文;我省高校将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9 新华;来我省外国留学生数全国第七[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10 陈永杰;外国留学生:中国圆梦[N];北京科技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迪;云南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杜珊珊;中日外国留学生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三青;1996年以来马来西亚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耿锦星;天津市涉外教育系统外国留学生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呼花爱;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6 信可思;基于文化分析模式的外国留学生课程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朱旭;论北京市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D];外交学院;2012年
8 赵静;青岛外国留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狄斯马;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韩楠;在沪外国留学生上海城市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75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47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