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俗字的符号学解释

发布时间:2019-08-19 16:13
【摘要】:论文从具体俗字实例出发,尝试运用汉字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俗字的产生、演变、特征、类型、正俗字关系等问题。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俗字、符号学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介绍了汉字符号学理论的来源和内容,后文对俗字作符号学分析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此。第二、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从符号学的角度对俗字重新下定义,提出俗字是与正字能指不同、所指相同的符号,俗字与正字同质异构,是同一个汉字符号的不同变体。然后解释了俗字与正字的“移位”现象,认为俗字与正字处于对话性机制之中,接受解释者做出的应答性理解。第三章关注俗字编码、流通的全过程,探讨俗字的特征,从而对其分类。俗字是繁化编码与简化编码相结合的产物,流通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俗字表现出时代性、地域性、无标记性,同时是任意性与动机性的统一、适应汉语与干预汉语的统一。对比皮尔斯的“三分法”,可以把俗字分为形象像似、结构像似、主题像似三类。第四章论证了网络新字不是俗字,还从结构和表达上分析俗字符号的功能。俗字不仅有积极的示源功能、美学功能、隐喻功能,还有消极的遮蔽功能,而且社会文化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较弱。与正字比较起来,俗字在符号功能上处于劣势。同质异构的正字俗字,是汉字系统内部进行自我重建的两种互动力量。客观地分析俗字,接受、规范和认定“合理”的意指性俗字,淘汰“无理”的结构性俗字,对现代汉字规范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哈丽旦·阿不都热依木;论汉语连词“和”与维语的“非汉字符号”的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孙启高;;现代书面汉语中非汉字符号的功能[J];语海新探;2002年00期

3 申英明;;浅析汉字符号的象征性[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4 ;书法“申遗”之路[J];当代学生;2017年Z3期

5 郑恭;;语文课堂,如何让汉字符号生动起来[J];课外语文;2017年19期

6 王晓华;;汉字符号之意象思维[J];美术大观;2012年06期

7 蒋晓玲;;网络文学中非汉字符号的句法分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宋协毅;『东京ラ ブ ス ト "非汉字符号"リ"非汉字符号"』台词赏析(一)[J];日语知识;2005年01期

9 圣烨 ,ПоА.Юрикову;Кто побед"非汉字符号"т?[J];俄语学习;2004年03期

10 何玉;ТОРГóВЕЦ И ОБЕЗЬ“非汉字符号”НЫ[J];俄语学习;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贝新祯;;汉字符号与隐喻思维[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2 苑玉成;;论汉字符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李淑萍;;汉字部件暨词汇教材制作之构想[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辜正坤;;对索绪尔若干观点的批评[A];外国语文论丛(第4辑)[C];2010年

5 周健;;字形教学技巧[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第2期(总第6期)[C];2010年

6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杨;中文走向国际化更容易[N];人民政协报;201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元鹿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朱建军;汉字与南方民族古文字关系研究任重道远[N];社会科学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梁添才;基于认知机理的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霞;俗字的符号学解释[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2 周博洋;汉字符号解构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3 刘璐;汉字符号在中餐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张杨;从汉字符号中寻找图形设计语言的尝试[D];山西大学;2013年

5 艾丽莎;汉字符号的应用与河南标志性建筑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珊;平面设计中汉字符号演绎的创意思维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7 何立均;符号学视野下的汉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孪t$;汉字符号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D];江南大学;2009年

9 王璐;初中级阶段摩洛哥学生汉字认知策略及其介入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年

10 马瑶;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笔顺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鲁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28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28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8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