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话语气词的功能表达义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基金】:201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YB)15-119 2014海南省社会科规划学项目HNSK14-118“ 201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年规划项目13YJA740027
【分类号】:H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惠英;;海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1期
2 尹洪波;;语气及相关概念[J];江淮论坛;2011年03期
3 李军华;;委婉语的语言间接性研究[J];求索;2006年08期
4 徐晶凝;;语气助词的语气义及其教学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2期
5 强星娜;;知情状态与直陈语气词“嘛”[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6 李彩霞;阳泉方言语气词的时体功能[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晶凝;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芳;;“嘛”的语气意义说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3 董宪臣;;汉语是非问句相关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潘晓军;;“好不好”表祈使语气的形成及虚化[J];汉语学习;2009年06期
5 强星娜;;话题标记“嘛”与语气词“嘛”[J];汉语学习;2010年04期
6 李函柯;;试论汉语基本语气词变体出现的主要原因[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7 辛世彪;;海口临高语长流方言[J];民族语文;2008年02期
8 燕海雄;江荻;;论东亚语言内爆音的地理分布与族群渊源[J];南开语言学刊;2011年02期
9 郭嘉;洪薇;;英语语气语调功能初探[J];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01期
10 沈威;;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J];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晶;;浅析现代汉语语气词“嘛”的语用功能[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媛;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小峰;现代汉语语气词“吧”、“呢”、“啊”的话语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何霜;忻城壮语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解正明;基于社会认知的汉语有标记构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王海燕;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武氏明河;汉越语气词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启萍;新生语气词“哦”的多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严家菊;六安城区方言语气词“在”、“了”、“U;”[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莹;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语气词“吧、吗、呢”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怀商;越南岘港学生使用汉语语气助词的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云帆;《围城》中的“呢”字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曦萌;外国学生汉语语气助词“吧”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邢锐;美英学生现代汉语典型语气词习得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庆;“X就是了”格式及其英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闻歌;留学生语气词“吧”的使用情况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冬;《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桂芝;英汉间接语言现象语用对比分析[J];福建外语;2000年01期
2 田九胜;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福建外语;2001年02期
3 梁猷刚;广东省海南岛汉语方言的分类[J];方言;1984年04期
4 梁猷刚;;海南岛文昌方言音系[J];方言;1986年02期
5 吴英俊;;海南省儋州方言单字音表[J];方言;1988年02期
6 冯成豹;海南省板桥话的语音特点[J];方言;1989年01期
7 黄谷甘;海南省三亚市汉语方言的分布[J];方言;1991年04期
8 刘新中;海南岛的语言与方言[J];方言;2001年01期
9 冯成豹;;海南省琼海方言记略[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邓思颖;;汉语句类和语气的句法分析[J];汉语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芳;;试论俄文报刊标题的交际功能[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石宝鹏;;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周吟;;将舞蹈理解成一种行为——论社会发展中的舞蹈交际功能[J];考试周刊;2011年24期
4 朱淑媛;;语言的功能与语言的创造性[J];集宁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5 王艾;杜平;;模糊语言现象及其交际功能[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黄萍;;让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动起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3期
7 白志敏;;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交际功能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8年16期
8 刘晓瑜;;重述的隐性反馈和显性反馈——交际功能与教导功能探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郭蕾;;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交际功能[J];成才之路;2007年36期
10 郑灵芝;;论小品词对高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丽丝;论警句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3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