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新疆克拉玛依市维、哈、回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2 11:57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北疆,其中克拉玛依市是北疆地区的一个以发展石油化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作为新疆最早开发、最大的工业区,如今已发展成为北疆重要的地级城市。克拉玛依作为一座完全的移民城市,自建市后有过几次人口的大增长,由于人口的来源地极其复杂,这也造成了语言状况的复杂。克拉玛依的少数民族同来自各地的移民人口交错杂居,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状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语言使用状况对新疆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地方语言政策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与语言态度为主要研究领域,选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的主要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针对该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区语言使用状况背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针对民族语保护的策略。本文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动态。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调查过程中调查点的选取、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根据调查对象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特点对其语言使用状况及语言能力进行了横向对比和归纳总结,描绘了克拉玛依地区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的大致面貌。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各民族的调查对象的语言态度,包括调查对象对本民族母语、汉语普通话及其他民族语言的情感价值认同和功能价值认同,以及各方面的语言观念。第四部分总结了克拉玛依市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特点及对造成该现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图文】: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年龄段


2.1.1 年龄分布图 2-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N=300)从图2-1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抽样对象基本上涵盖了各个年龄层的人群。在 300 位调查对象中,40-49 岁年龄段的群体是最主要的人群,共有 80 人。其次是 20-29 岁,该年龄段共有 75 人。30-39 岁与 19 岁以下年龄段人数相差不大,分别是 64 人、58 人。人数最少的是 50 岁以上年龄段,约有 23 人。19 岁以下年龄段主要是 10-19 岁的人群,10 岁以下的只有 1 人

民族,成份,哈萨克族,维吾尔族


图 2-2 调查对象的民族成份(N=300)从图 2-1 中可以看出 300 个调查样本中,人数最多的是维吾尔族有 173 人。是哈萨克族共有 80 人。样本人数最少的是回族调查对象,共有 47 人。本次选取了克拉玛依市人口数量排名前三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作为调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蓉晖;;新时期“多元一体”语言政策的变化与发展——基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规划的文本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年01期

2 马晓玲;;新疆回族话使用现状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3 赵钧海;;黑油山旧片[J];西部;2015年10期

4 王浩宇;;论民族语言在家庭语域中的使用与传承——以民族语言衰微地区的调查材料为例[J];西藏研究;2015年03期

5 瞿霭堂;;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J];民族翻译;2014年04期

6 刘杰;;关于回族语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古丽米拉·阿不来提;王佳唯;;乌鲁木齐市塔塔尔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J];语言与翻译;2013年02期

8 陈建伟;;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杨占武;;回族语言底层与回族历史文化传承[J];回族研究;2011年02期

10 董洪杰;李琼;高晓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城市语言调查[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535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35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2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