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现代汉语次生叹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00:58
【摘要】:本文对现代汉语次生叹词进行多角度考察。汉语学界的学者们发表的论文中提及的叹词大多只是原生叹词,现代汉语教材和词典中收录的叹词也仅仅局限在原生叹词上,大量的次生叹词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断定。什么是次生叹词?次生叹词有哪些特点?现代汉语中的哪些词最有可能演变为次生叹词?又是如何演变的?次生叹词与原生叹词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均有待解决。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点明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简要回顾叹词、次生叹词及“晕,,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次生叹词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深入地考察次生叹词的语义、句法分布特点和功能。第三部分,考察次生叹词的来源,将现代汉语次生叹词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普通话中的其他词类;二是外来语或方言;三是原有叹词的变体;四是话语标记语;然后从次生叹词来源的角度,论证次生叹词词类的开放性。第四部分,借鉴现有理论,充分考察和分析次生叹词“晕”的叹词化表现和叹词化机制,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第五部分,从语音、词形结构、语义、句法特征、功能、来源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的原生叹词与次生叹词进行描写、对比及分析,深入发掘二者的异同点,这是本文的又一个创新之处。最后一部分是余论。指出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婕;王晓凌;;试析现代汉语叹词的重叠[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姚锡远;现代汉语叹词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3 祁乐文;中学文言文叹词教学小议[J];宁夏教育;1990年06期

4 杨子菁;;现代汉语叹词的特点及对外汉语叹词教学[J];海外华文教育;2003年03期

5 杨晓霖;;湖南衡山方言中的叹词[J];现代语文;2006年12期

6 徐泰明;谈谈副词和叹词的归属问题[J];曲靖师专学报;1987年01期

7 董冰华;曾思棋;;岳阳市城区方言叹词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8 周有斌;;汉语叹词研究述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9 黄弋桓;;汉语叹词研究综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年07期

10 邱成嘉;;小小叹词作用大——谈《雷雨》中叹词的巧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迟迟;;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字调问题[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C];2013年

2 郭小武;;象声词、语气词的声调问题[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林八鸽;包艳花;;《蒙古语语法信息词典叹词分库》的建设及难点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文献;助词、叹词、拟声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硕;现代汉语次生叹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彤;现代汉语叹词“啊”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丁倩;叹词“哦”的语义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欣利;初级阶段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叹词使用偏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5 孙平;河北无极方言叹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6 鲁娜;咸宁方言叹词、语气词及其呼应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心蕾;汉泰语叹词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8 杨柳;古汉语情绪范畴“啊”的系列演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施俊武;叹词“哎呀”之多维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弋桓;现代汉语部分叹词的句法位置及意义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7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47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