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语言学的问题意识、关系思维和语言自觉
发布时间:2020-01-29 07:44
【摘要】:文化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学派。在其30年充满论争的发展中,文化语言学逐渐显示出以问题意识为缘起的中国特征,以二元关系思维为基础的中国模式,以语言自觉为视角的中国意识。
本文编号:2574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琰;;小议中国文化语言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2 游汝杰;文化语言学答疑[J];汉语学习;1989年03期
3 令皓;《中国文化语言学》即将出版[J];汉语学习;1989年06期
4 申小龙;;论中国文化语言学之语言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5 邵敬敏;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J];汉语学习;1991年02期
6 培华;《中国文化语言学论集》出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杨启光;螺旋式复归,学术新范型——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评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8 林归思;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类型化趋势——第二届全国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汉语学习;1992年02期
9 晓雁;中国文化语言学理论争鸣——第二届全国语言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J];汉字文化;1993年01期
10 刘丹青;科学精神: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紧迫课题[J];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本文编号:2574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574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