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半A不A”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5:13
【摘要】:本文首先尝试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探讨"半A不A"表达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上的独特性;然后利用"传承整合观"分析了该构式的形成过程,"半A不A"结构可视为从"否定构式"、"半否定构式"、"状中构式"、"拷贝构式"经传承并整合后而产生出的新构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卫中;;与“不”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寅;;汉语“副名构造”的认知构造语法分析法——基于“压制、突显、传承、整合”的角度[J];外国语文;2009年04期

4 李卫中;与“半”字相关的格式的考察[J];殷都学刊;2000年03期

5 高健;;“半A不A”格式语用语义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8期

6 田洁;;形容词回声拷贝“A就A”的构式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7 张德鑫;“半”解[J];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02期

8 王寅;王天翼;;“吃他三个苹果”构式新解:传承整合法[J];中国外语;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怡;;英语话语标记语之构式语法分析——以“I mean”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刘丽;;从“习语”解读构块语法:以let alone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6 张明辉;;谈新兴“被XX”的构式义[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王原霞;;构式语法及其对外语教学和习得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7期

8 邓媛媛;廖巧云;;“V+个+VP”构式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袁平;;构式语法理论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司继涛;;重言格多视角认知阐释[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峰;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形式功能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孟凯;现代汉语“X+N_(役事)”致使复合词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翼;复合动词和及物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甘莅豪;空间动因作用下的对举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静;汉语新构式“N被X”的认知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修兴;英语专业学生ERC习得过程中的构式迁移[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陈云;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限定构式的习得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赵姝媛;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张靖宇;构式的句法功能增效[D];苏州大学;2010年

7 彭苗苗;“VR”与“V得/不R”结构比较[D];苏州大学;2010年

8 武敬丽;数字入句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全献;英语致使移动句式的认知语义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07年

10 岳秀文;“不”和“没有”的认知考察及留学生习得“不”和“没有”的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晓燕,李福印;范畴的多视角跨学科研究及应用——《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2 胡习之;;“A 就 A”与“A 就 A 在 M”[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Z1期

3 项菊;复说式“X就X”初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王灿龙;现代汉语回声拷贝结构分析[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5 张国宪;语义语法范畴研究的又一硕果——读《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J];汉语学习;1999年01期

6 寿永明;“不……不……”格式的语法意义[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王树瑛;汉语“不A不B”格式的结构关系及语义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8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王寅;;“As X As Y构造”的认知研究——十论语言的体验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徐盛桓;成语的生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焦慧莹;“X就X”格式的句法、语义及语用考察[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凤兰;;简论构式语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2 万兰芹;;构式语法的解释力——以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双宾句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唐立君;;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董娜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浅析关联理论与构式[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褚纬纬;;基于构式语法的双及物构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0年34期

7 李勇忠;祈使句语法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8 张磊;张瑞虹;;构式语法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可能性[J];考试周刊;2007年38期

9 王海峰;;离合词离析形式AxB的构式特征[J];汉语学习;2009年01期

10 孙荣荣;;构式语法视角下的使役结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波;;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把字结构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曹贤文;;从认知语言学用法论模型透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A];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2008年

4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施春宏;;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构式研究的现状与思考[A];“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雪松;英语句子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赵琪;英汉动结构式的论元实现[D];复旦大学;2009年

3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石彦霞;《纪效新书》句法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娟曼;现代汉语贬抑性习语构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军伟;现代汉语认识情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丰蓉;构式语法视角下“起来”中动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黄巾格;“被+X”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周高;质疑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高;质疑构式的构式语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南世锋;英语中动结构施事句法删除的构式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王娟娟;现代汉语存现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丹静;英汉使役范畴的构式语法观照[D];宁波大学;2010年

8 胡学群;英语致使—位移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蔺红霞;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语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李芸;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观[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0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00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