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得”的后句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3:09
【摘要】:现代汉语中的“得”字补语句是汉语中结构比较复杂,形式比较多变,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句子形式。“得”字补语句一直以来都是汉语中十分常见的句式,也是汉语中最具特点的句式之一。关于“得”字补语句的研究涉及到句法、语用和语义层面,其中语用和语义层面较少涉及,句法层面则获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句法层面主要包括“得”字补语句的句法结构研究,“得”字补语句的相关句式研究,“得”和“得”字补语句结构的历史来源,以及“得”字补语句中“得”的性质研究。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学界对“得”字补语句的一点共识是,“得”字在拼读以后必须紧跟在动词之后。但是对于“得”字到底属于哪种句法范畴至今还没有定论,对于“得”的性质没有进行明确得定性,尽管陈虎(2001)和杨寿勋(1998)对得的性质作出了一定的解释,但是他们对于“得”的定性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本文在对“得”的句法性质进行明确定性的基础上,分析各类“得”字补语句的生成方式。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得”的句法范畴定性、三类“得”字补语句的基础生成方式以及“得”字补语句的生成动因。文章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得”字补语句的研究现状,对“得”字补语句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接着对“得”字的句法特征进行定性,将“得”视为体标记,分别介绍其在“得”字补语句中的分类,并分别分析三种“得”字补语句的生成方式及形成动因。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动词后由“得”引进的“得”字补语句的语料,对“得”字补语句进行定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国胜;王自万;;开封方言表示可能的“得”和“得能”[J];语言研究;2013年04期

2 郑湖静;陈昌来;;现代汉语“得”字句的再分类[J];语文研究;2012年01期

3 张翼;;汉语“得”字致使句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骆琳;;“得”字研究中的语料处理与数据统计[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5 赵家新;“得”字句的句法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聂志平;“得”字句研究札记三则[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吴福祥;能性述补结构琐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8 张豫峰;汉语的焦点和“得”字句[J];汉语学习;2002年03期

9 吴福祥;;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2年01期

10 陈虎;汉语“得”字补语结构新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传立;“得”字补语句考察及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2 谢爱林;“得”字句研究二题[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2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02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