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中高级汉语水平韩国学习者汉韩同形词理解性习得考察

发布时间:2020-04-10 04:11
【摘要】:在韩国,汉字的使用由来已久,至今仍有许多汉字词活跃在韩国的语言生活中。其中的一部分汉字词与汉语中的词用相同的汉字符号标注,称为汉韩同形词。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一些汉韩同形词的在汉语和韩语中的词义都发生了变化,在两种语言中的词性和句法功能也有所不同。本文按照词义的相近程度,将汉韩同形词分为五类:A1(汉韩词义完全相同的同形词)、A2(汉语词义多于韩语的同形词)、A3(汉语词义小于韩语的同形词)、A4(汉韩词义相互交叉的同形词)、A5(汉韩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词);按照词性和句法功能相近程度,将汉韩同形词分为两类B1(汉韩词性和句法功能相同的同形词)和B2(汉韩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完全相同的同形词)。本文所讨论的“理解性习得”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主要指学生对输入知识的接受程度,区别于造句、写作等第二语言知识的输出。结合以往汉韩同形词的相关研究以及中介语语料库中存在的偏误,本文以中级汉语水平韩国学习者和高级汉语水平韩国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他们在汉韩同形词理解性习得中的如下问题:(1)词义相近程度对汉韩同形词的理解性习得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A1、A2、A3、A4、A5中,哪类汉韩同形词最难习得。(2)词性和句法功能相近程度对汉韩同形词的理解性习得是否具有显著性影响,B1和B2中,哪类汉韩同形词最难习得。(3)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和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对汉韩同形词各个类别的理解性习得有哪些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选择了 50个汉韩同形词作为目标词,编写了测试问卷,对汉语水平为中级和高级的学习者进行汉韩同形词理解性习得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量化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汉韩词汇对比和访谈结果,进一步分析形成理解性习得特点的原因。以中级和高级学习者在汉语和韩语中词义相近程度作为自变量A,将目标词分为五组:A1、A2、A3、A4、A5,以词性和句法功能相近程度作为变量B,将目标词分为两组B1和B2。以中级汉语水平和高级汉语水平韩国学习者的理解性习得效果作为因变量,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汉韩同形词在汉语和韩语中的词义相近程度对的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理解性习得均有显著影响。A1类的习得效果最好,A3类的习得效果相对落后。第二,汉韩同形词在汉语和韩语中的词性和句法功能相近程度对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理解性习得均无显著影响。但是高级学习者对汉韩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的目标词理解性习得效果更好。第三,汉韩同形词在汉语和韩语中的词义相近程度对理解性习得产生的影响在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之间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方面习得效果不同:中级学习者为A1A4A5A2A3,高级学习者为A1A4A2A5A3;另一方面各类别间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A1、A4、A5与A2、A3有显著性差异,A2、A3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是A1、A4、A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A1与A2、A3、A4、A5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是A2、A3、A4、A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四,从中级水平到高级水平,韩国学习者在不同类别的汉韩同形词的理解性习得能力提升不均衡。A2、A3类的提升较A4、A5类显著,B2类的提升较B1类显著。结合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对韩国学习者的访谈,本文分析归纳原因有以下几点:(1)母语(韩语)的迁移作用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不同类别的汉韩同形词上有不同的表现;(2)各类汉韩同形词理解性习得效果和提升难度不同。(3)中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存在差异。(4)由于练习不足或复习不及时,学习者会产生遗忘现象。综合上述实验和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对于韩国学生的汉韩同形词的教学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学习者对汉韩同形词的敏感度,建立学习者汉韩同形词的分类体系与框架,提升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强化他们对汉韩词义的对比分析与记忆。其次,注意汉韩同形词教学的阶段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另外,注意对比分析法和语素教学法的结合。在汉韩同形词的教学中注重汉韩词义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对语素的对比分析来系统掌握汉韩同形词。此外,注意结合语法知识讲解,促进理解性习得能力和输出能力协调发展。通过知识的串联和对比,结合搭配训练、造句训练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句子的产出,提升韩国学生的语言使用和表达能力。
【图文】:

同形词,汉语水平,词汇,折线图


汉韩同形词的相关研宄出现较晚,朱英月(1996)对于《汉语水平词汇等逡逑级大纲》里中韩同形词的比较分析,是我们目前检索到的汉韩同形词领域的早期作品。逡逑另外,图1显示,21世纪以前,汉韩同形词研宄数量很少,21世纪前十年里呈现逡逑缓慢上升的趋势,2011年以来,研宄成果的数量在波动中大幅增加。逡逑此外,本文共检索到122篇论文成果,这些研究的主题涉及汉韩同形词本体研究逡逑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逡逑但是,由于汉韩同形词相关研宄时间不够长,成果还不够丰富,因此尚且无法判.逡逑定,这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在二十几年间存在阶段性的重点。逡逑基于以上概况,本文将从汉韩同形词的本体以及第二语言习得两个主要方面,对逡逑现有的研宄成果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分析。逡逑1.2.邋2主题分布逡逑本文将检索到的以“汉韩同形词”为主要研宄对象的论文研究按照主题划分为四逡逑类,,分别是本体研宄、迁移作用及偏误分析研究、教学策略与方法研宄、习得策略与逡逑方法研宄。后三类都属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宄。逡逑2逡逑

数量分布,同形词,数量分布


本体研究。逡逑从图2可以看出,语言本体研宄是汉韩同形词研宄的重镇。汉韩同形词的本体研逡逑究主要包括汉韩词汇对比研究和韩语汉字词研究:逡逑汉韩词汇对比研究本体研究中占比最大,起步最早,研宄内容和角度也较为全面。逡逑朱英月(1996)率先分析了《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汉韩同形词,从词义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峰;;美国“教育界”二三事[J];青年教师;2011年12期

2 胡荻;晋强;麦合木提·阿卜杜克;叶热杰普·夏汗;;汉语水平对少数民族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7年08期

3 华增福;;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J];青海教育;2010年Z1期

4 帕力达·吾守尔;;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几种途径探索[J];汉字文化;2017年06期

5 林科;;来川初级汉语水平韩国留学生文化冲突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9期

6 ;年度段子[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16年12期

7 关冬梅;;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7年05期

8 图尔荪江;;党的阳光沐浴我成长[J];少男少女;2017年09期

9 塞甫丁·哈斯木拜;;我的阅读故事[J];教育;2017年16期

10 李青霞;;回归语文味 教学“真”语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第1期(总第5期)[C];2010年

2 马国莉;;浅谈民族地区故事教学[A];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二)[C];2018年

3 帕提姑丽·尼亚孜麦提;;浅论小学汉语课堂教学[A];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文光浩;;刍议MHK中存在的一些问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李顺军;;重庆高职院校学生汉语水平保障体系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年

6 梁云;石慧;;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即时通信工具语言使用调查[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1期(总第22期)[C];2015年

7 商拓;;谈谈初级阶段“是”字句的教学[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年第2期[C];2009年

8 才让措;;藏族中小学生汉语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龙英;;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能力[A];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0 山吉尔格力·库希克加;;浅析小学汉语文教学策略[A];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肖舒楠;“学生汉语水平确实下降了,但不是学外语造成的”[N];中国青年报;2009年

2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考试与教育测量研究所;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C.TEST)开考十周年,获日本考生一致好评[N];语言文字周报;2017年

3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艾尔肯·司马义;忠诚担当,坚决反对“三股势力”[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7年

4 金嵘兴;提升汉语水平 增进兄弟情谊 加深了解信任[N];中国交通报;2010年

5 高合;HSK:他们也被“烤”[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记者 沈雅屏 实习生 段铸;内高班学生汉语水平明显提高[N];新疆日报(汉);2005年

7 记者 刘昊;下半年汉语水平可考级[N];北京日报;2011年

8 记者 邱sァ⊥ㄑ对

本文编号:2621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21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5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