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图文】:
图0.1《中国语言地图集》B6图
图0.2《中国语言地图集》B6放大图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7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国;;普通话及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实验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9年01期
3 王嘉龄;;汉语方言轻声音高的几种类型[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01期
4 蒋绍愚;;动态助词“着”的形成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邢向东;;论西北方言和晋语重轻式语音词的调位中和模式[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6 路伟,郭建军,杨芳,唐娟;滇南方言的特点和范围[J];红河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杨蓓;衢州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及其与传统研究的比较[J];语言研究;2003年01期
8 丁加勇;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曹志耘;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两种类型[J];语言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嘉龄;;轻声与时长[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彦;梁山方言音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倩文;南昌方言音系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昌雅洁;洛阳方言音系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新扬;邕宁白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周媚亚;衡南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郭文娟;成都方言连读调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6 王琳;建水方言的音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高一雅;开远城区汉语方言词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思杨;龙圩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岩;宿迁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丽莎;河北平山话声调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69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