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阿“愤怒”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9 19:04
【摘要】:1980年,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联袂写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的问世颠覆了传统隐喻观,标志着全新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的诞生。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隐喻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概念隐喻是两个不同领域(或概念)的跨域映射,其中一个域(始源域)通常比另一个域(目标域)更具有物理性或具体性,建立对应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具体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对隐喻的发展而言是跨越式和革命性的,表明隐喻除了是一种修辞格,本质上更是人类思考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类的认知体系本质上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是人类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我们使用何种语言,身处何种文化环境,喜怒哀乐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但是人们可以借助隐喻对其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达。情感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愤怒情感作为情感中重要且普遍的一种,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用“我很愤怒”直抒胸臆,还会使用一些丰富多彩的表达式。这些表达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这一情感的隐喻性思维。莱考夫和考弗赛斯(Zoltan Kovecses)对英语中的愤怒表达式作了分析,并归纳出了英语中“愤怒”情感的主要概念隐喻,是我们研究汉语和阿拉伯语“愤怒”情感概念隐喻的重要参照。基于前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汉语和阿拉伯语愤怒情感的一般表达式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基本概念隐喻,再尝试借助语料库中的丰富真实例子对其进行验证和补充。因此,本文会给出较多的例句来佐证这些基本概念隐喻,这是这一研究所必须的。此外,笔者认为,如果汉语和阿拉伯语中愤怒情感一般表达式的表面意义不能反映其预期的内在意义,那么任何表达都是隐喻的。所以笔者并没有特别注意区分汉语和阿拉伯语中不同的比喻语言(如明喻,转喻或词中省略)。换句话说,笔者从广义上解读隐喻语言。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列举并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中愤怒情感的一般隐喻表达式,再归纳得出基本概念隐喻;在前两章结论的基础上,笔者在第三章对比汉阿在愤怒情感概念隐喻形成和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文化和汉阿民族特性等角度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本文的汉语语料主要来源为《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①、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②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在线语料库检索平台CQPweb①的莫言作品语料库;阿拉伯语的语料主要取自《阿拉伯语汉语词典》②、《阿拉伯语汉语成语谚语辞典》③和阿拉伯语在线语料库Arabicorpus④。研究发现,汉阿在表达愤怒情感时共享了一些概念隐喻,如“愤怒是火”、“愤怒是疯狂”、“愤怒是自然力”和“愤怒是危险的动物”等,其原因在于汉语和阿拉伯语的使用者在愤怒状态下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有着相似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但是,汉阿在一些愤怒情感的概念隐喻上有所差异:部分概念隐喻是其中一个语种所特有的,如“愤怒是气”概念隐喻是汉语特有的;汉语在概念化愤怒情感时更多地使用内脏;某个相同的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隐喻表达式的具体细节表现上存在差别等。这体现了汉阿两个民族的认知模式存在差异,既反映了文化的差异性,又构成了文化的独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5;H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全惟;;中马语言中“风”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8年06期

2 单新荣;;概念隐喻视角下的习语教学实证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3 章玉芳;;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江苏教育;2016年51期

4 吴爱;李雪娇;;英汉体育新闻中的概念隐喻[J];三明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5 高婷;;“女人是花”概念隐喻研究[J];长江丛刊;2019年04期

6 丁顺晶;;英文商务语篇当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校园英语;2017年47期

7 龙凌云;;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6年10期

8 张月;;分析汉语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主要类型及成因——以选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例[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9 王春霓;朱秀芳;;概念隐喻机制的建构与医学生英语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校园(上旬);2016年09期

10 屈云东;周彦君;;视觉传达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艺术品鉴;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玉红;;“生活是一条河”——《士兵之家》的概念隐喻[A];认知诗学第3辑[C];2018年

3 高航;;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黄芹冰;;政治语篇隐喻及其口译方法:认知隐喻学视角——以201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8年

5 许峰;刘心全;;异曲同工:汉英通感的形成机制与认知阐释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陈维真;;跨文化概念隐喻和思维[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袁艳;;网络隐喻的认知性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唐春艳;;架构隐喻的认知建构及解读[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2019年

9 王梦岚;;汉语中“火”的隐喻、转喻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彭洲洋;;莫言《蛙》的书名隐喻和人名隐喻[A];荆楚学术2017年第7期(总第十五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西南交通大学 李孝英;中医古籍情感概念隐喻概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胡振伟;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概念隐喻机制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恩锋;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高黎;基于概念隐喻与数据挖掘的中医人体之气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王诗客;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隐喻的多维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静;基于危机传播语料的概念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陈晦;英汉植物词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李毅;基于语料库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陈敏哲;英语动词时与完成体及其语义互动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概念隐喻视角下英汉动物习语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郁凡;批评隐喻视角下中美领导人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D];中北大学;2019年

3 齐峗峗;汉阿“愤怒”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4 刘宇宁;凯瑟琳·安·波特短篇小说的概念隐喻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韦琪;中日女性相关谚语中的概念隐喻比较分析[D];武汉大学;2017年

6 苏玲玉;概念隐喻视角下英语介词的汉译[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杨紫彤;基于语料库的中美“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8 董浩蕊;“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批评隐喻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9 吕莉;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房子”的概念隐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10 沈萍;目的论和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政治隐喻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34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34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