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淑梅;;并列式复合词的动宾化扩展[J];汉语学报;2017年02期
2 任敏;;非受事动宾式复合词的结构义及其对语素义的影响[J];辞书研究;2015年03期
3 林明;;高考议论文结构美实用技巧[J];少男少女;2016年20期
4 魏静芸;;汉语句子中动宾式复合词的英译[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21期
5 周上之;;论[2+1]动宾式的字辞关系——对韵律语法的一点质疑[J];汉语学习;2013年04期
6 麻彩霞;;浅析动宾式离合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屠鸿生;古汉语动宾式关系谈[J];湖州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8 叶根祥;谈“连述短语”[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魏伟;;现代汉语动宾式复合词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1期
10 洪新接;“甘拜下风”是动宾式吗?[J];安徽教育;199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吴锡根;;动宾式类推及其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世凯;;动宾式时量动词“为期”的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3 付丽;;说“触电”[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俄华楠;张素云;;甘肃方言“痒痒挠”说法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肖晓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由合至离:语言的类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锡彭;结构类推的影响[N];语言文字周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敏;现代汉语非受事动宾式双音复合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智娟;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动宾式离合词偏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李艳芝;汉语中的构式化现象与构式宾语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飘;《论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
2 陈俊;动名动宾式形容词语义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童小倩;现代汉语动宾式动动复合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邹诗雨;“V+处所”动宾式复合词与词组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于海玲;现代汉语特殊动宾式“V个N”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庄婷婷;汉语常用动宾式复合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亭立;新闻标题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现象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桂东;现代汉语动宾式动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王晓峰;外国留学生汉语动宾式离合词习得偏误及教学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冯亚利;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4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4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