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太平歌词的修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22:53
【摘要】:太平歌词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清军入关时期;脱胎于京津冀地区的曲艺形式“莲花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已固定成为相声表演的基本功之一。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题材内容丰富,曲调宛转悠扬,寓意积极向上,为民众喜爱。本次研究以修辞学的理论为指导,从语音修辞、句式修辞、风格修辞、辞格等方面分析太平歌词的语言特色,有助于挖掘其价值内涵,有助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与传播。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太平歌词的历史来源及当前的发展。采用归纳和演绎相辅佐的方法,分析太平歌词的修辞特色和一般创作规律。力图更加全面地展示太平歌词的语言魅力。另外,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太平歌词的成果匮乏,为了做到有理可循,便参考修辞学大家的理论著作,在这些成熟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太平歌词的修辞现象,力求更加系统地表现太平歌词的修辞特色。具体研究内容分八个部分。引言部分论述本次研究的学术意义、应用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太平歌词的历史由来、命名由来、表演形式、题材类型、发展传播过程,以及文化意义。第二章研究太平歌词的语音修辞。主要从押韵、叠音、叠韵、衬词、节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第三章分析太平歌词的句式修辞。探究了太平歌词句式的常变差异、整散交错、松紧结合、长短参差、语气各异和雅俗相辅。第四章则着重分析太平歌词中使用的修辞格。从材料上的辞格、意境上的辞格、词语上的辞格和章句上的辞格进行分析。表现太平歌词丰富的修辞现象。第五章论述太平歌词的风格特征。将其分为谨严、绚烂和疏放、平淡两类进行阐释。第六章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太平歌词具有主观性的结论,并就主观化的手段做出分析、论证。第七章总结太平歌词的概况和语音修辞、句式修辞、辞格使用、表现风格等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广群;;论相声创作与表演中学“唱”的运用[J];曲艺;2016年10期

2 任卫新;;相声里的太平歌词[J];词刊;2016年01期

3 李红满;王哲;;近十年西方修辞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基于SSCI的文献计量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4年06期

4 周海霞;;紫阳民歌的比喻修辞艺术[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王之瑶;;试论太平歌词的文化价值[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高万云;;广义修辞学研究范式: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J];当代修辞学;2014年02期

7 王大正;;浅说“太平歌词”[J];曲艺;2014年02期

8 陈岭;;歌词修辞中隐喻理解的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袁毓林;;修辞学家可以向邻近学科学些什么?[J];当代语言学;2012年03期

10 刘挺;;流行歌词修辞格的运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慧;草原歌词修辞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斯斯;广西富川蝴蝶歌歌词文本韵律及修辞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王曦;湖南常德鼓书语言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蔡媛媛;白茆山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栾江华;贤孝唱词音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丁梦诗;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广西大学;2014年

7 韦和凤;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修辞教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郝秦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状与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9 王曲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民歌教学[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张馨爻;绥德民歌歌词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2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72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