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异形词“干吗”与“干嘛”共时历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23:19
【摘要】:“干吗(gànmá)”、“干嘛(gànmá)”是一对同音同义异形词。本文旨在通过对这对异形词进行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研究,为异形词的规范和汉语词典的编纂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干吗”、“干嘛”的微观共时考察,主要从“干吗”“干嘛”所表达的意义等角度进行考察;第三章为“吗”、“嘛”的历时溯源研究,分析疑问代词“吗”的来源以及“嘛”在具体方言中的分布和用法;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干吗”、“干嘛”的社会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第五章对异形词“干吗”、“干嘛”的规范和使用提出本文的观点和建议书写形式。第六章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历时层面上,疑问代词“吗”来源于“什么”的“么”,它经历了一个历时的演变过程;而疑问代词“嘛”主要用在北方方言中,广泛用于北京话、天津话和济南话中,且各方言中的读音和用法略有差别;共时层面上,通过社会问卷调查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社会人群倾向使用“干嘛”这一形式,“干嘛”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大众化、年轻化、女性优势以及高文化程度优势的特点;最后,在对异形词“干吗”“干嘛”的规范问题上,本文坚持以通用性原则为主、理据性原则为辅,本文建议以“干嘛”作为推荐书写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13
【图文】:

情况,性别,占比


性别占比情况

占比,性别,情况


不同年龄段占比情况

占比,程度,情况


不同文化程度占比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升;;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08期

2 曹国军;;异形词短论二则[J];学语文;2012年05期

3 金易生;;对待异形词,不宜简单化[J];语文学习;1997年01期

4 刘子冰;重视异形词的规范使用[J];语文学刊;2003年06期

5 ;关于异形词规范的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12期

6 高更生;正确运用异形词 提高教学水平——学习《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J];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04期

7 黄松梅;中专生使用异形词情况的调查分析[J];甘肃教育;2002年10期

8 贾红兵;异形词到底怎么用[J];教书育人;2002年15期

9 凌丽君;;从寅集“宀”部看《辞源》(第三版)对异形词的相关修订——兼论异形词的辞书编纂[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6年02期

10 孟祥英;刘中富;;包孕异形词探析——以“视域”和“视阈”为中心[J];中国文字研究;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江;;关于《264组异形词整理表》的讨论[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姜仁涛;韩翠芳;;《人民日报》近三年100组异形词使用情况分析[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七辑)[C];2006年

3 黎传绪;;《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争鸣[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荣;;规范型汉语词典的异形词处理问题[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5 余克强;;非同素同构异形词的系统性规范[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娟;;香港中文异形词和现代汉语异形词比较初探[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刘巍;陈艳;;“准异形词”的释义与规范处理——“曼延”“蔓延”“漫延”的形义关系及应用考察[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春遍雀来;;面向中日韩文智能信息检索的基于词典的异形词排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余克强;;谈对外汉语教材异形词的处理[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董子源;;浅谈编辑工作中“可改可不改”的边界[A];第18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科技期刊青年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鸿熹;异形词的困惑[N];语言文字周报;2015年

2 记者 吴锦才;想听听你的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记者 毛晓梅;《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出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4)[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刘永耕;“浑”、“混”之别与异形词的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刘永耕;“着”“招”之别、“着”“著”之别与异形词整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7 刘永耕;同音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8 刘永耕;同音同义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9 刘永耕;亦通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上)[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10 刘永耕;同音同义字构成的异形词应该怎样统一(下)[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倩;异形词“干吗”与“干嘛”共时历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2 戴蕾;针对留学生的异形词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3 袁玉倩;清末民初白话异形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蒋淞宇;两岸异形英源外来词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5 张丽;《现代汉语词典》等义异形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周友昌;变体词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7 白建华;《老新闻—民国旧事(1912-1928)》词汇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8 魏李丹;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异形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张珍;《新青年》外来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王丹;对外汉语教材中异形词的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8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