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河北献县“西五村”方言语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3:14

  本文关键词:河北献县“西五村”方言语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五村”是献县西北部陌南乡西北角的五个村庄:杜王郝村、方舟村、贾刘店村、孝举村、山秋村,因被滹沱河和排洪沟渠与献县其他村庄隔开,当地人一般将其合称为“西五村”。“西五村”紧邻肃宁县万里镇和饶阳县的尹村镇,属于三县交界地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西五村”方言有不同于献县城关方言的特点,但至今还缺乏详细的调查和描写。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写分析“西五村”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将其与三县城方言做了对比与分析。本文主要分为6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西五村”的地理位置和三县方言语音的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主要描写“西五村”方言声韵调系统及中古音来源。“西五村”方言共有23个声母,37个韵母和4个调类。最突出的特点是:声母分尖团,部分“日系字”声母为零声母或[l];部分古疑影母字加[n]声母;“儿系字”声母为舌尖后边音[?],韵母为[?];咸山摄舒声韵元音鼻化为[ae~、iae~、uae~、yae~];阳平为高降调,音值记为53;清入声派入阴平的字较多。第二章描写“西五村”方言的连读变调与儿化。主要结论是:重重型连读变调分为前字变调和后字变调两种;重轻型连读变调,轻声调值为21,去声在轻声前分阴阳,但这种情况趋于弱化。“西五村”方言共有21个儿化韵。第三章针对尖团音、日母字和文白异读三个问题,分年龄段,调查比较分析“西五村”老中新三派方言。主要结论是:老派精组除“蕉”字外,尖团并未合流,13个见组细音字声母今读为舌尖前音。中派精组有50个字声母腭化,尖团合流的比例为21.3%。新派精组有116个字声母腭化,尖团合流的比例为49.5%。“西五村”方言尖团合流的过程中,擦音声母字尖团合流的程度高于塞擦音和塞音声母字,撮口呼韵母字所占的比重大于齐齿呼,古入声来源的字尖团合流的程度高于其他三声。“西五村”方言尖团合流的过程中,精组细音读为尖音的情况逐渐消失与词汇扩散有关。“西五村”方言“日系字”读为零声母或者[l]的字在老中新三派方言中逐渐递减,“儿系字”在老中新三代中发展稳定,没有发生变化。“西五村”方言入声字文白异读,中新派在逐渐减少,丢失白读的音节所组的词多不是方言常用词,书面色彩较强。第四章将“西五村”方言与三县城方言做对比分析。调查描写献县、肃宁和饶阳三县城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并与“西五村”方言相比较。主要结论是:从声母、韵母的个数和声韵搭配上看:“西五村”方言与饶阳县城方言相同点更多。从音值上看,“西五村”方言与肃宁县城方言相同点更多。无论是声韵搭配还是音值上,“西五村”方言与献县县城方言不同点较多。针对于尖团音和日母字两问题,将三县城方言与“西五村”方言相比较,发现“西五村”方言尖团合流程度高于肃宁县城方言,肃宁县城方言高于饶阳县城方言。“西五村”处于三县的交界地带,由于献县县城方言已经不分尖团,“西五村”受到语言接触作用的影响,比肃宁县城与饶阳县城这种处在大片尖团分立的地区中的方言点更容易走上尖团合流的道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日系字”声母读为零声母和[l]声母的字在逐渐消失,从字数上看,肃宁县城方言与献县县城方言消失的速度快,“西五村”方言要快于饶阳县城方言。“儿系字”在饶阳县城和“西五村”方言中都全部读为[??],未被普通话影响改变,其“生命力”很顽强,不像“日系字”声母读为零声母和[l]声母的字在逐渐减少。本人认为舌尖元音[?]的出现是造成“儿系字”读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保护其地位不被“吞噬”的关键。结语部分进一步明确“西五村”方言与三县城方言的不同点,并总结论述尖团合流与“日母字”的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关键词】:“西五村”方言 声韵调 尖团合流 日母字 文白异读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绪论10-21
  • 第一节 河北献县“西五村”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10-11
  • 第二节 河北献县“西五村”方言语音的研究现状和意义11-19
  • 一、研究现状11-18
  • 二、研究意义18-19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来源19-21
  • 一、研究方法19
  • 二、材料来源19-21
  • 第一章 “西五村”方言语音系统21-50
  • 第一节 “西五村”方言的单字音系21-25
  • 一、声母21-22
  • 二、韵母22-23
  • 三、声调23
  • 四、声韵拼合规律23-25
  • 第二节 “西五村”方言语音的中古来源25-50
  • 一、声母的中古音来源25-31
  • 二、韵母的中古音来源31-47
  • 三、声调的中古音来源47-50
  • 第二章 “西五村”方言的语流音变50-56
  • 第一节 连读变调50-53
  • 一、重重型两字组的连读变调50-51
  • 二、重轻型两字组连读变调51-53
  • 第二节 儿化韵53-56
  • 第三章 “西五村”方言部分语音现象的老中新三派比较与分析56-72
  • 第一节 尖团音56-66
  • 一、尖音和团音的定义56-58
  • 二、“西五村”的尖团合流情况58-61
  • 三、尖团合流的情况分析61-66
  • 第二节 日母字66-67
  • 第三节 文白异读67-72
  • 第四章 “西五村”方言与三县城方言语音的比较与分析72-88
  • 第一节 单字音系的比较72-79
  • 一、声母比较72-74
  • 二、韵母比较74-78
  • 三、声调比较78
  • 四、声韵配合比较78-79
  • 第二节 部分语音现象的比较79-88
  • 一、尖团音的比较80-82
  • 二、“日系字”的比较82-88
  • 结语88-90
  • 参考文献90-93
  • 附录:同音字表93-121
  • 后记1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红,张学军;邯邢方言的尖团分读[J];邯郸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胡海琼;;“尖团清楚”用在这里合适吗[J];语文建设;2006年05期

3 王卫红;;河北新乐方言尖团分读情况调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8期

4 徐世荣;;怎样分尖团[J];语文研究;1982年02期

5 张大徽;;关于京剧唱吟中的尖团字[J];艺文论丛;1995年02期

6 王娇;;尖团音探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7 钱世明;再说尖团[J];中国京剧;2004年05期

8 杨苏平;;宁夏隆德方言分尖团举例[J];中国语文;2008年01期

9 曹晓燕;;以尖团分混考察影响方言变异的语言因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张春霞;;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J];文教资料;2012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春岩;河北献县“西五村”方言语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管延增;青岛城区尖团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李书敏;大名方言尖团音今读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刘玉娜;河北邱县方言尖团音的分布与变异[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河北献县“西五村”方言语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79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