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大学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21:18
   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之一,一部教材编写的是否成功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本文以华语教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大学汉语中级精读》教材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文献分析及归纳总结的方法,参照《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相关内容,对该教材的编写目标、编写原则及编写体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词汇、语法点、课文和练习四个方面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分析。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该教材词汇的数量较少且等级分布不够合理;语法点选取的数量和等级都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且语法点的讲解方式较为单一;课文的数量偏少、题材不够丰富且难度较大;练习的题型分布不合理且总题量较少。最后,针对该教材内容编写的不足,笔者提出了相应的修订建议。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195.4
【部分图文】:

统计图,生词,汉语,统计图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同阶段的学习者有适合其学习水平的教学内容。《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词汇表将汉语词汇分为初等阶段词汇、中等阶段词汇和高等阶段词汇,其中,又按照汉语社会日常生活使用频率的高低,又将初等阶段词汇分为初等阶段词汇(最常用)和初等阶段词汇(次常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词汇表中共收录汉语词汇 8042 个,其中,初等阶段词汇(最常用词)764 个,初等阶段(次常用词)1635 个,(即 2399 个初等阶段词汇);中等阶段词汇 2850 个;高等阶段词汇 2793个。《大学汉语中级精读》是在参照《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因此,本文也遵照这一教学大纲的内容将该教材中的生词进行了分类,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大学汉语中级精读》课本中生词等级的统计结果、科学地对其进行考察与分析,特将该教材生词等级划分的具体情况制成如下两个图:

统计图,词汇,汉语,统计图


图 2-2《大学汉语中级精读》各等级词汇占比统计图从图 2-1 统计出的数据来看,《大学汉语中级精读》的两册课本中,超纲的数量最多,中级阶段词汇的数量次之,高级阶段词汇、初等阶段词汇(次)的数量较少,而初等阶段词汇(最常用)的数量最少,且和其他等级词汇量相差较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显然是不符合初级阶段教材以初级词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颂浩;;对外汉语教学中练习的目的、方法和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1期

2 赵新;李英;;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2期

3 赵新,李英;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思考[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周健,唐玲;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吕文华;;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4期

6 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3期

7 杨寄洲!100083;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语法项目的排序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8 周小兵,赵新;中级汉语精读教材的现状与新型教材的编写[J];汉语学习;1999年01期

9 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10 杨惠元;论《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的练习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盼;《魅力汉语》(中级)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2 李莹莹;《尔雅中文—中级汉语综合教程》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3 黄婉莹;中级汉语综合课教材选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4 周晟雯;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文译释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5 李沅桀;《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与《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6 潘奥;《新标准汉语》(中级)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7 黄新博;《发展汉语》(中级)与《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级)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吕赫阳;《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与《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课文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钟晓君;《尔雅中文:中级汉语综合教程》语法练习的考察与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10 吴明琦;《发展汉语综合》中轻声词研究及教学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280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